第1部分(第2/4 頁)
新展現相對遙遠的東漢歷史的一個真實的側面。在這個時代裡,力量強勢的刀與道德強勢的筆,各自揮舞,鮮紅的血混溶了濃黑的墨,寫就了一部棕色的權力與精神對決的歷史。
本書在寫作技巧上,沿襲作者較為成功的通俗歷史著作《歷史上的三種人——皇帝?官僚?草民政治博弈真相》的“基本模式”,寫為3編、9章、27節之狀,便於讀者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框架。
為了使這段始於1世紀20年代、終於3世紀20年代的歷史,不致因作者的“模式化寫作”而過分簡化,作者從《後漢書》與《資治通鑑》中萃取了大量的歷史故事,以儘量洗練的文筆表達出來。如此,除了補綴本書的主體之外,還有益於讀者豐富見識,即把這些小故事比照於自己的生活經歷。換言之,歷史小故事往往能提供人生大道理。在另一方面,這些小故事在本書整體設計上,也有“大註釋”的意義,即在正文小注之外,給主體敘述一個更寬闊的歷史背景。有些效果明顯者,一為東漢制度之記,如官秩(什麼叫二千石以與“比二千石”與“中二千石”之區別);另為社會風俗之記,如民諺童謠,因為它們更能反映出一個社會的真實風貌。
《後漢書》在志部分,獨記有謠,也是一大寫作特色。但是,《後漢書》的志部分不是范曄寫的,而是後人將他之前的司馬彪的著作合進來而成。這樣的歷史趣事,則在本書的附錄三即范曄的小傳中,予以詳述。
附錄二則是東漢的帝王譜系表,表中分列其在位使用的年號,有利於讀者在細節上連貫本書主體部分所描述的各個事件。
最後應當特別說明的是,為什麼在第九章後兩節要寫《後漢書》所涉資料以外的諸葛亮與曹丕?其一,是為了表明知識分子道德抵抗全面失敗之後,這個群體分裂的結果,各謀政治出路,其中諸葛亮與劉備(也是一位知識分子)共同構築了一場不可能實現的中興夢幻;其二,諸葛亮與曹丕雖為《三國志》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從人生經歷上講,此二人均是“漢人”而非“三國人”,退一步講,這兩位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的名人,大半部分是漢人,少半部分是三國人。
諸葛亮活了53歲(公元181—234年),前39年都是生活在東漢;曹丕(公元186—226年)比諸葛亮小5歲,活了40歲。因他篡位才有三國,而其40歲的壽命,有34年是在東漢度過的。
作為兩位特殊人物,他們是東漢滅亡的受益人,他們也是三國的“活化石”。所以,以其二人之經歷入本書不但沒有牽強附會之嫌,反而更能使整個東漢歷史的通俗敘事有始有終。
不多述,是為序。
2007年4月20日晨初稿,
5月4日夜定序於綿逸書房
自序
4
——東漢文人?外戚?宦官的三角鬥爭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鮮為人知的劉秀難題
在劉秀趁時而起,從西漢外戚王莽及變亂的諸雄手中基本奪回劉家江山之後,有一個問題深深困擾著他:為什麼在王莽篡漢過程中有那麼多的知識精英為王莽歌功頌德,漢劉家的治能、治術、治德當然出了大問題,但總不至於讓精英分子把儒家持守的春秋大義全丟了吧?
比之春秋大義,王莽是亂臣賊子無疑;比之春秋大義,多數精英不正常了。
這是個問題!可稱為“劉秀難題”。
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民國期間的著名歷史學家夏曾佑先生在研究古代的刺客遊俠問題時,附帶說了一下:“案刺客遊俠至漢武之後,其風遂微。王莽之興,天下靡然從風,為莽頌德者,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西漢末之風俗,可想見矣。”
有四十多萬人為王莽歌功頌德,相當於精英們的心靈谷田裡遭受了巨大的雹災,大夥的良心葉子全被擼光,乃至於枝幹也給砸趴下了。不倒的,是極少數。
為什麼知識精英們的心田大面積受災?直到劉秀開創的漢劉家第二帝國快滅亡時,仍然有人試圖在解答。東漢末年,有一位著名的民間學者,叫王符,在其不朽的名著《潛夫論》中將問題再度給擺了出來,他說:“自成帝以降,至於莽,公卿列侯,下訖尉令,大小之官且十萬人,皆所謂賢明忠正貴寵之臣也。莽之篡位,惟安眾侯劉崇、東郡太守翟義思事君之禮,義勇奮發,欲誅莽。功雖不成,志節可紀。夫以十萬之計,其能奉報恩,二人而已。”
王符的這個說法統計數字比較準確,但是未免有些激忿。他沒計算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