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截拳道,故名意思,是為截擊對手來拳之道。也就是說,截拳道的精髓,在於利用對方進攻的一剎那,進行防守反擊。
練武的人都知道,不動就沒有空門,而一動,空門也便會隨之顯現,若是被經驗豐富的人把握住,就很容易反擊。
其實這不過是武學的常理,就算在詠春拳裡,也有類似的說法,叫做“尋橋”。
何謂“橋”?功夫裡面,手臂即為橋。“尋橋”就是說,在對方進攻時,截住對方來拳,同時以此為橋,進攻對手。
因為一出手就存在漏洞,一旦截住了對方的手臂,對方這一側必然空門大露,並且無法防禦。截住對方來拳的同時進攻,對方便無法再進行放手。
這也就是詠春拳口訣中所說的“橋來橋上過”。
但如果他面對的是一個太極拳的高手,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他提供這個“橋”的,因為在太極拳中,歷來講究“流水不爭先”。
既然不爭先,又哪裡來的橋可讓你過?
張天養快速移動腳步,圍著轉圈,不停地徐晃一腳,以圖尋找漏洞,但陳爭卻始終以不變應萬變,不為所動。
“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如此沉穩,倒是深得太極拳的要領。”張天養在心中嘆道。
兩人在場中僵持了片刻,開始人們還看得聚精會神,最後終於炸開了鍋。
“媽的,你們到底打不打?”
“快打啊!”
就連炮哥都忍不住叫道:“我草,快他媽的動手啊!”
張天養試探性的進攻幾次之後,陳爭全然不亂,毫無破綻,最後張天養終於沉不住氣了。
既然沒有破綻,那我就逼迫你出現破綻。
“我打!”
張天養再度一聲大叫,同時猛然墊步上前,速度之快,如同一隻豹子驟然撲向了獵物。
直接衝到了陳爭的面前,搶中線而進,逼迫陳爭抵擋。…;
只要陳爭伸手來格擋,按照以往經驗,他便可以一搭對手手臂,以此為橋,尋求進攻的機會。
這一招百試百靈,但在此時卻不靈了,因為別說擊打對方,剛一交手,張天養便瞬間感覺差點失去了重心。
若非是他下盤穩固,恐怕這一下足能被陳爭帶飛出去。
張天養心中大驚,連忙後退一步,同時驟然起腿。
腿的確要比拳威猛得多,不過在高手對敵中,卻絕不輕易起腿。
因為但凡出腿,腿未動,肩先動,對方一看肩頭下沉,便已經知道了自己接下來的招數。
不過詠春拳卻有一點好處,那便是不用動肩,也能起腿。
剛剛尚且在上面與陳爭盤手,此時驟然後退同時起腿,況且肩膀上毫無先兆,張天養自信這一招對方絕難化解,就算不能一腳踢中,也必將逼迫對手匆忙防守而露出破綻。
可卻沒料到陳爭卻早有準備,張天養的腿還不曾踢起,陳爭竟先一步抬腿,迎在了他的小腿骨上。
“我……啊!”
這次怪叫沒有發出,反而變成了一聲痛叫。
匆忙之下張天養擔心陳爭乘勢攻來,連忙後躍了四五步,這才站穩。
站穩之後,小腿疼痛入骨,同時讓張天養倍感意外的是,肩膀上竟然也傳來了陣陣痠麻的感覺。
難道說剛剛只是一盤手之間,對方竟然已經傷到了自己肩膀?張天養心中大駭,他雖然聽說過太極拳推手的厲害,卻沒想到竟然能厲害到如此程度。
而且張天養自信自己的起腿毫無先兆,可對方又究竟是如何做到料敵機先的呢?
張天養不懂內勁,他當然不知道,陳爭靠的無非就是聽勁而已。
其實他與陳爭之間,實力懸殊太大,這根本就並非是一場對等的較量。
但張天養卻不相信,再度上前。
當然,因為剛剛一次交手,自己差點被帶飛出去,這一次他也不敢貿然出擊了,而是先採用了詠春拳的馬步站法,放棄了靈活的步法,穩定重心,之後再一點點的挪步上前。
依然是直搶中線,日字衝拳,拳打連環。
“我打!我打!我打打打!”
伴隨著一陣怪叫聲,攻勢如同浪潮拍岸。
但這一拳一拳卻全部落在了空處,陳爭只是施以雲手,便一一化解。
隨後雙手一搭住了張天養的雙臂,他的連環出擊便再也使不出來了,同時只感覺重心驟然偏移,雙腳向上抬起。
張天養心叫不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