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冠的熱門人選。…;
而且再怎麼說,張天養也是知名拳手,曾經多次參加各種大賽,也都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反觀陳爭,則不過剛剛出道,打贏了一場而已。
另外這位張天養不但學習截拳道,而且為了更能達到他偶像李小龍的程度,還特意學習了詠春拳,專門練習寸拳的發勁。
張天養苦練多年,現在也早已經將詠春拳與截拳道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速度和力量一旦爆發,皆令人瞠目結舌。
“陳爭小兄弟的功夫那自然是沒話說了,我也相信最後一定能夠奪得冠軍,不過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嘛,尤其是你這個對手的寸勁爆發,你可要格外小心。”
劉會長又說道:“雖然上一場你對戰的日本空手道也糅合了一部分詠春寸勁的功夫,但和截拳道想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可以說截拳道很多打法,都是建立在詠春寸勁這個基礎上的。”
陳爭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陳爭也早已經瞭然於胸。
畢竟他之前看過對手的比賽錄影,仔細研究過他的打法。
從錄影上就看得出來,這個張天養,不但肌肉練得不錯,而且似乎摸到了點內勁的門路。
只可惜他在內勁的使用上還非常初級,應該是他身邊沒有名師指點,否則的話,他的功夫必然還會大幅提升好幾個層次。
就在此時,擴音器內傳來了主持人的聲音:“現在,歡迎我們這一場比賽的選手出場,首先有請的是中國太極拳選手——陳爭!”
“譁!”掌聲如潮。
陳爭便是在這陣掌聲中,走出了休息室,徑直來到了場中央鐵籠子所圍成的擂臺上。
“下面,有請來自新加坡的截拳道選手——張天養。”
對面通道內走出一人,穿著緊身衣,將身體的線條凸現出來,看上去肌肉均勻,顯然練得很好。
年紀看上比陳爭大上十來歲的樣子。
事實上,張天養已經三十二歲了。
要知道,一般的拳手,最巔峰的年紀,不過是在二十五歲左右,超過三十,其實就已經快到了退役的年紀。
到了這個年紀,少了年輕時的血氣方剛,悍不畏死的精神,而是變得更沉穩,但反應力、拼勁都有所減弱。雖然身體未必退步的太厲害,但面對那些正值巔峰時代的拳手,也會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且到了這個年紀的拳手,或者有點名氣,有家有室;或者就是毫無名氣,一無所成。總之,到了三十歲以後,想要再進一步十分困難,大多數都會萌生退意。
張天養也不例外,他已經決定了,就在這次比賽之後,他將要結束自己的職業拳手生涯。
就為了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話,這一場比賽,我也一定要勝!
張天養在心中暗暗說道。
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第79章 周身無處不是拳(下)
比賽哨聲剛剛想起,張天養便宛若立刻變了一個人,如同李小龍附身。
時而不停地碎步移動快速走位,時而忽然起腿,試探性地進攻一下,但卻又總是及時收回。
同時還伴隨著一聲聲的怪叫。
“我打!”
“我打打打!”
……
陳爭之前看過張天養的比賽錄影,當時他便覺得,這種步法很有意思,快速的小步移動時,十分靈活。等到不移動時,又立刻變成了中國功夫中的樁法,保持重心。
但讓陳爭想不通的,是張天養這一聲聲怪叫究竟有何作用。
或許是為了迷惑對手?但真正對敵當中,這樣迷惑敵人又有何用?
其實陳爭倒覺得這樣的喊叫,若能配合呼吸,則定能幫助的內勁的發放。
其實以聲音來輔助內勁運轉,在中國武術各門各派中都有例子,一拳打出,勁力噴薄釋放,有時的確是需要以聲音來作為接引。
就連太極拳,在對敵中,也會有時不自覺地發出“哼”“哈”二音。
陳爭想來,當初李小龍創立截拳道這門功夫,對敵之中的叫喊,怕是也有這方面的道理。
只可惜眼前這位張天養不得名師,完全不懂得其中奧妙,只是這樣呼叫亂叫,不但無益,反而會讓自己體內的氣息凌亂。
哎,陳爭嘆了一口氣,隨後雙膝微曲,單手前伸,起手式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但這個動作卻讓張天養倍感為難。
張天養所用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