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2/4 頁)
內”政策,他認為政府實際是對內實行獨裁,對外等於屈服。他認為,真正的安內,不是剿滅共產黨,而是“必須開放黨禁,使各黨各派的有力量有野心之分子有公開活動的自由”。
1937年7月29日,北平淪陷。這日,梁實秋對長女梁文茜說:“孩子,明天你吃的燒餅就是亡國奴的燒餅。”
抗戰爆發,北平淪陷。北大教授張忠紱通知梁實秋,說他們二人已經上了偵緝隊的黑名單,讓梁趕緊離開北平。梁考慮再三,決定南下。梁後來回憶:“我們(注:指其與羅隆基等人)願意共赴國難。離開北平的時候我是寫下遺囑才走的,因為我不知道我此後的命運如何。我將盡我一份力量為國家做一點事。”
梁文茜回憶,七七事變爆發後,父親梁實秋想投筆從戎,深夜和程季淑長談計議,打算到後方參加抗日工作。十歲的梁文茜縮在被窩裡偷聽父母談話,猶記得他們嚴肅的神情。不久,梁實秋便毅然決然南下,程季淑沒有哭,但很緊張。她問母親:“爸爸幹嘛去了?”母親小聲告訴她:“打日本。”
梁實秋到達天津,寓居羅隆基家中。兩人時刻關注著中日戰爭的形勢,梁回憶:“努生(羅隆基)有一幅詳細的大地圖,他用大頭針和紙片製作好多面小旗,白的代表日寇,紅的代表我軍,我們每天晚上一面聽無線電廣播,一而按照當時戰況將紅旗白旗插在地圖上面。令人喪氣的是津浦線上白旗咄咄逼人,紅旗步步後退。我們緊張極了,乾著急。”
天津告急後,梁實秋和羅隆基南下南京。在濟南火車站,他遇到從前的一位女學生。學生問他去哪裡,他回答:“到南京,赴國難,投效政府,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學生問及師母,他告知:“我顧不得她,留在北平家裡。”汽笛響起,梁實秋與學生揮手作別,二人都流下淚來。
1938年,梁實秋應教育部次長張道藩之邀請,參加了“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擔任了任務最繁重的教科書組主任一職。梁本無編撰教科書的經驗,但“既到後方,理宜積極參加與抗戰有關之工作”,所以硬著頭皮接受了。梁預先申明,他是義務主持編撰教科書,不領薪水。
1948年,梁實秋在中山大學任教,與王越興趣相投,言談甚歡。次年,梁對王說:“我要到香港去。”王勸他:“你不要走。你教你的書嘛。”他委婉地說:“你和我不同,我是和魯迅打過筆戰的人,魯迅稱我‘資本家的乏走狗’,新政府日後如何待我,實在心中無底,我還是先到香港看看再說。”隨後,梁實秋赴港,之後又去了臺灣。
初到臺灣,梁實秋常面向大陸,縱目遠眺。每逢春節,他便覺得辛酸和苦澀,他稱春節拜年為“苦悶的象徵”。
晚年,梁實秋與妻女一起在美國生活,他心念大陸,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祖國,但如果定居臺灣,此生回鄉之願大概無法實現,所以只能申請美國的長期居留證,希望有朝一日由美回到祖國。但他始終對去國遠遊一事耿耿於懷,不但抱怨當地“乏言可陳”、讓他只能“靜待晚年”,並且拒絕加入美國籍。他說,入籍必需宣誓忠於美利堅合眾國,“這一點,我做不到,因為我愛我的中國”。梁文薔也只能刻了一方“四海為家”的印章送給父親。
1981年,梁文薔到大陸探親,大姐梁文茜讓她給父親帶回一枝棗樹葉,上面還有一個小青棗。這枝棗樹葉來自於當年梁實秋故居棗樹的後代。後來棗和棗葉都枯萎了,梁實秋將棗葉夾在書中珍藏。
梁實秋很喜歡青島,晚年,他寫道:“我曾夢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安然退休,總要找一個比較舒適安逸的地點去居住……我是北平人,從不以北平為理想的地方。北平從繁華而破落,從高雅而庸俗,而惡劣,幾經滄桑,早已不復舊觀。我雖然足跡不廣,但北自遼東,南至百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去的地方應推青島。”長女梁文茜曾專門將青島海灘的一把細沙裝入瓶中寄給父親,梁實秋將它供在案頭,看得老淚縱橫。
王越回憶,梁實秋之子梁文騏曾在暨南大學數學系當教授。一次,梁文騏將其父的信和寄來的一首杜甫的詩交給王,說其父希望王想辦法幫他安排一下,他想回來,到北京老家去看看。王與廣東統戰部商量,統戰部長說:“噢,梁實秋啊,聽說他在臺灣很有地位的,這個人要回來得通知中央的統戰部,由那邊決定。”此事報知中央統戰部後,中央統戰部說,他要回來,應當自己寫封信給中央統戰部,由中央統戰部考慮後決定。梁實秋不願寫,事情就擱下了。一年後,梁實秋去世,他最終也沒有實現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