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默的預告”,甚至指幽默大師來也只是販賣“幽默噱頭”,因此“不來也罷”。
【教學】
林語堂到東吳大學法學院兼授英文課,開學第一天,上課鈴響了好久,他才來了,夾了一個皮包,裝得鼓鼓的,感覺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以為林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誰知,他開啟皮包,裡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但學生們並不敢真吃,只是望著他。林開始講課,操一口簡潔流暢的英語,開宗明義,大講其吃花生之道:“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接著他將話鋒一轉:“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後我上課不點名,願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學生們鬨堂大笑。林微笑著招呼學生:“請吃!請吃!”教室裡響起一片剝花生殼的聲音。林宣佈下課,夾起皮包飄然而去。此後,每逢林語堂講課時,總是座無虛席。
學生薛光前回憶,林語堂從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上課用的課本也不固定,大多是從報章雜誌上選來的,謂之“新聞文選”,生動有趣,實用易懂。他也不逐句講解,而是挑幾個似同而異的單詞比較。比如他舉中文的“笑”為例,引出英文的“大笑”、“微笑”、“假笑”、“痴笑”、“苦笑”等以做比較。學生觸類旁通,受益無窮,大感興趣。他上課從不正襟危坐,有時坐在講臺上,有時坐在椅子上,將雙腳放在講臺上,笑語連篇,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學生們也都情緒輕鬆,樂之不倦。
林語堂從不舉行任何形式的考試,而是“相面打分”。他記憶力極強,幾節課下來,便能記住全班學生的名字,課堂上隨時點指學生回答問題,因此,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程度,他都瞭然於胸。到學期結束前,林便坐在講臺上,拿出學生名冊,一一唱名,被點到的學生,依次站起,他如相面先生一般,略向站起的學生看一眼,便定下分數。如果沒有把握,他就讓學生到講臺前,略為談上幾句,然後定分。薛光前說:“林教授打下的分數,其公正程度,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計分的方法,所以在同學們心中,無不佩服。”
【幽默】
第一個將英文單詞“Humour”譯成中文的是王國維,翻譯為“歐穆亞”,此後,“humour”出現多種譯法,李青崖意譯為“語妙”,陳望道譯為“油滑”,易培基譯為“優罵”,唐桐侯譯為“諧稽”,林語堂譯為“幽默”。最終是林的譯法普及開來,林也被稱作“幽默大師”。
在上海,林語堂創辦了《論語》《人間世》《宇宙風》雜誌,提倡幽默文學。他說:“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林語堂認為,中國人除了正經話只有笑話,所以,他提倡:“在高談學理的書中或是大主筆的社論中不妨夾些不關緊要的玩意兒的話,以免生活太乾燥無聊。”
林語堂說:“幽默也有雅俗不同,愈幽而愈雅,愈露而愈俗。幽默固不必皆幽雋典雅,然以藝術論,自是幽雋較顯露者為佳。”
林語堂在《一夕話》中寫道:“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林語堂的幽默感大概來源於父親。林父是個牧師,一次下午佈道,教堂裡的男人困得打瞌睡,女人則在聊天,無人聽講。林父在講壇上向前彎著身子說:“諸位姊妹如果說話的聲音不這麼大,這邊的弟兄們可以睡得更安穩一點兒了。”
童年時,林語堂和二姐看了林紓翻譯的小說,便一起口編長篇小說,講述一位法國偵探“庫爾摩斯”的故事,騙母親取樂。等母親發覺孩子們在逗她,才喊道:“根本沒有這種事,你們說來逗我樂的。”到廈門上學後,林語堂則和哥哥一起捉弄母親。一次,他們從廈門回家時,打算由一個人扮成乞丐,到門口向母親討水喝,其他人則從背後撲到她身上,嚇她一跳。
林語堂在杭州玉泉買一銅雀瓦,付款後對攤主說這是假的。攤主嚴詞詰問:“你為什麼要買假古董?”林回答:“我就是專門收藏假古董的。”
法國的公園或街上,常有男女熱情擁吻。林語堂見了,便笑嘻嘻地用法語大聲叫喊:“1、2、3、4、5、6……”數他們親吻的時間能維持多久。
一次,林語堂赴美國紐約夜總會,因著長袍、銜菸斗,某美國紳士誤以為他是唐人街洗衣店的老闆,故問他開什麼店。林怒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