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頁)
我講學問,學問的道理是方的,我無法違揹他,只有服從他;你同任公變法以前也是講學問的,變法以後,就專講政治,政治的道理是圓的,你有你的辦法,他有他的辦法,自然他對你就有從有違。還有一個重點:我做官是做的我的官,不是替趙先生做官。我做了六年官,趙先生從來未向我要過一個錢、薦過一個人。你對任公是否如此,請你反省一下。”康有為聽了很不滿意。
隨著革命的發展,康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梁啟超在致康有為的信中說,數月來,和您議論起時事,總是出現矛盾,很難領會您的意思,最後只能在表面上答應,回到家後,頭痛目眩。“大抵與師論事,無論何人決不能自申其說……師平昔事無大小,舉措乖方之處,不一而足,弟子亦不能心悅誠服,無如何也。”此後,因對共和與帝制的政見不同,二人發生了很大的衝突,梁啟超甚至公開發表文章,批駁老師康有為的學說,師徒關係嚴重惡化。
康有為性情偏執,脾氣暴躁,門人弟子誰若拂逆他的意願,他就火冒三丈。梁啟超應袁世凱之邀,出任北京政府司法總長後,康有為一會兒要求梁給錢,一會兒又讓梁為他推薦的人安排職位,梁稍微做的不如其意,他就大動肝火。梁啟超只好跪下向他賠罪,但康有為卻毫不理會。
康有為支援復辟,而梁啟超反對復辟,認為世界潮流不可阻擋,復辟不可能成功。梁啟超說:“我敢說,已經掛上的民國招牌,從今以後千千萬萬年再也不會卸下,任憑你像堯舜那麼賢聖,像秦始皇、明太祖那麼強暴,像曹操、司馬懿那麼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康在《上海週報》上發表《為國家籌安定策者》一文,公開主張清帝復辟時,梁立即發表《闢復辟論》進行駁斥,明確指出康是“黨袁論”、“附逆論”、“籌安新派”。
1917年,康有為再次逆歷史潮流而動,支援張勳,梁啟超立即隨段祺瑞討伐張勳。他不僅代段起草了討逆宣言,而且以個人名義發表反對通電,斥責康為“大言不慚之書生,於政局甘苦,毫無所知”。據說通電寫好之後,有人擔心會破壞康、梁的師生情誼,梁啟超卻理直氣壯地回答道:“師弟自師弟,政治主張則不妨各異,吾不能與吾師共為國家罪人也。”
梁啟超反對張勳復辟前,周善培規勸梁說:“事情有該自己做的,有該聽別人做的。討袁,革命黨該做,我們也應當做;討張復辟只該聽革命黨去做,不必我們去做。”周善培反覆勸說良久,但梁啟超卻執意討伐張勳。梁啟超和康有為從此決裂,康有為當著梁啟超學生的面痛罵梁啟超“梁賊啟超”,並且指斥梁曰:“鴟梟食母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關。逢蒙彎弓專射羿,坐看日落淚潸潸。”“鴟梟”、“獍”為古文中食父食母的怪獸。
康、梁公開交惡後,透過劉海粟等人從中斡旋,二人關係有所緩和。1922年,康有為原配夫人在上海逝世,梁啟超曾親往弔喪。1927年,康有為70歲生日,康門弟子齊集上海祝壽,梁啟超雖然因事不能親至,但卻託人送來壽聯和壽文。梁所撰的壽聯曰:“述先聖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齊,入此歲來已七十矣;奉觴豆於國叟,至歡忻於春酒,親受業者蓋三千焉!”在聯中,梁啟超投康有為所好,將康有為比做孔子。在壽文裡,梁啟超深情地回憶起早年在萬木草堂學習的經歷,感謝先生的教誨之恩,並高度評價了康有為對當時及以後的影響。
這年3月31日,康有為在青島逝世。梁啟超聞訊之後很是悲傷,匯去幾百塊錢,作為賻禮,並在法源寺開弔3日。每當來人行禮,他始終站在孝子位置,答禮不疲。弟子晚輩徐志摩、張君勱、胡適等人行磕頭禮,梁也如禮答之。梁啟超平時喜打麻將,但康有為去世後一個月他沒有再打牌。4月17日,梁啟超聯合康門弟子,在北京設靈公祭,含淚宣讀悼文。在悼文中,梁啟超肯定了康有為早年的歷史貢獻,但委婉地批評了他在復辟帝制上的錯誤。
梁啟超挽康有為:“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國陸沉魚爛之慘;西狩獲麟,微言遽絕,正恐天之將喪,不僅動吾黨山頹木壞之悲。”“西狩獲麟”,典出《春秋·哀公十四年》,杜預注:“麟者仁獸,聖王之嘉瑞也。世無明王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惰中興之教,絕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梁在下聯中引用此典,將老師康有為比作孔子。
梁啟超評價其師康有為:“先生最富於自信力之人也。其所執主義,無論何人不能動搖之。於學術亦然,於治事亦然。不肯遷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