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頁)
沒有錢者可以寫信給他,他可送上一張聽講券。一個叫唐君毅的學生,“受到一種精神的威脅沒敢去聽”。某天晚上,唐君毅收到梁漱溟託別人帶給他的五元錢。因為梁懷疑唐是沒錢才沒去聽的。當事者唐君毅晚年回憶此事時感愧與並。
40年代,在重慶、桂林辦學期間,梁漱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宗旨,接納了不少窮困的學生。他明知有些師生是從事民主和學生運動的,也樂於保護。當學生被捕時,他多方奔走、呼籲,保釋被捕的共產黨員和進步學生。據當事人回憶,當時的勉仁國專一度成為民主運動的“保護傘”和“避難所”。
梁漱溟好佈施,經常接濟一些難中的朋友、晚輩。解放初期他每月工資300元,只留百元左右家用,其餘都幫助了因冤假錯案而生活無助的友人。他的思維方式很獨特,送的錢不要還,但借他的錢必須要還。一位友人忘記歸還,他竟前去索債。他的觀點是“可以與,可以不與,與傷惠。”梁提醒已擺脫困境者還借款,目的是給另一些仍在困苦中的友人雪中送炭。
袁鴻壽寫梁漱溟:梁老之慈祥正直,樂於助人,我們是萬萬不能及的。“文革”中,我在最困難時期,每月只給生活費9元,梁老聞之,不讓我求助於我的老伴。他說:“婦女受不得刺激,你還缺多少?”我說:“我不能戒菸,每月還缺14元。”他立刻給我28元。他補充說:“我平時修養不夠,現在冤假錯案,如此之多,心中還有不平之感。”
晚年,苦於絡繹不絕的訪客,為健康計梁漱溟不得不親自書寫“敬告來訪賓客”的字條。上寫:“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談話請以一個半小時為限,如有未盡之意,可以改日續談,敬此陳情,唯希見諒,幸甚。”有心人從字的顏色和筆跡上判斷,那“一個半小時”的“半”字,是後來加上去的。真可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梁漱溟平易近人。每遇有人相求,只要他認為在理,從不厭煩。覆信不假他人之手,即在垂暮之年,一時無力作復,他都要在未復的函件上註明“待復”。對八方的不速之客,無論對方年長年幼,位尊位卑,他都竭誠相迎,客人告辭,送之門外,還鞠躬揖別。“梁漱溟國際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他已91歲高齡。發言者大多坐著講話,他卻15分鐘一直站立,主持者三次請他坐下,他都謝絕了。
【悲憫】
有一次,梁漱溟在北京街頭閒走,看見一個拉人力車的白頭髮老頭,十分吃力地往前拉車,想跑卻跑不動,而坐車的人,卻拼命地催他快走,他一忙就跌倒了,白鬍子上都沾滿了血。這件事對梁漱溟產生了極大的刺激,他當時便流出淚來。因此,梁漱溟終身不坐人力車。
在三十年代初,梁漱溟在山東鄒平搞鄉村建設試驗區時,他長期在農村生活,只有過年才回家住幾天。在過年期間也絕不看戲,並且也不許他的家人去看。因為他體會了農村的種種苦楚,認為看一場戲就花去幾塊錢,實在是一種罪惡。
1917年梁漱溟出任北大講師的時候完成了他的鉅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他在這一時期顯露出入世濟人的心懷,稱“吾輩不出如蒼生何”。他把解決中國問題的重點,落實在社會改造上,他想出的辦法是“鄉治”。
【狷狂】
梁漱溟耗時最長的志業,在於溝通中西文化鴻溝。梁漱溟說:“‘為往聖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這正是我一生的使命。”1942年初,梁漱溟在日軍的炮火下逃生之後給兒子寫信說道:“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將為之變色,歷史將為之改轍。”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日軍進攻香港,躲在香港的文化人乘船撤離,天上有飛機轟炸,水上有水雷騷擾,滿船的文人學者都惴惴的,夜不安眠,只有梁漱溟鼾聲如雷,睡得很香。人家問他:先生不害怕嗎?他說:怕什麼,我是死不了的,我死了,中國怎麼辦?
【愛國】
1946年李公樸、聞一多血案發生後,作為民盟的核心人物,梁漱溟在集會上公開宣言:“特務們,你們還有第三顆子彈嗎?我在這裡等著它!”他發表了《民盟秘書長的談話》,並說:“我要連喊一百聲‘取消特務’!”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由南京到上海去見周恩來,促其回南京繼續和談。11日夜車,梁由上海回南京,次日清晨到南京,下車一見報,看到國軍已攻下張家口的訊息,不禁驚歎地對記者說:“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此語一時為媒體廣泛飲用,成為痛斥蔣介石背信棄義的經典話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