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恍惚,來去無蹤影。執古道,御今有,作者探索生育認識對於實際人生的意義,是說,因為有了生命的道方才實現了人口的生育。所以說,能知古始,是謂道繼。也就是要崇拜生育神,這樣才能繁育人口,氏族興旺。
這一章詞語重複,可知由幾個材料併合而成,孕育是古中華的重要社會思想。作者試圖回答兩個問題。1,關於生育的本質,生命的過程。2 ,生育與現實的關係。正如文中講述,單從生育自身來探索,這兩個問題都沒有回答出來。
什麼時代探索孕育的奧秘?從19世紀以來,從生產探索社會關係;這是因為生產的經濟基礎的意義被發現出來。什麼時代從生育探索社會關係?一定是生育關係為社會紐帶的時代。那就是距今6千年以前的生育崇拜時代。
5 覆命
原文
這一章是原書的第十六章。
十六 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做,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做,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註釋):至:來到。 虛極,這是對起源生命的描繪,生命的起源處。 守:觀察,就是想象。 靜篤:極靜極靜。 復,生命從有形到無形到有形的過程叫作復。 根,萬物的生命所在的位置,就是萬物並作以前(或歸其根以後)的位置。 靜,是對歸其根的描繪,虛極的狀態。 覆命,恢復到虛極。 常,對虛極的描繪,虛極的理想狀態。類似說規律,本質。 明,對虛極的認識達到常的高度。 妄作,對虛極不認識,盲目。 兇,失敗,危險。 容,意獲得,得到。 以下,是對貴族王室的宣講:(因為容就能夠)從公到王,到天,到道,達到長久,一代一代傳下去。
(大意):虛,靜,復……那是新生命的開始。
解讀
這一章可以說是孕育章的姊妹篇,都是對於生命本質的探索。但兩者的角度不同,孕育章從母腹的角度考察,覆命章從虛極的角度考察。
虛極在哪裡?在有物混成的地方,在生命起源的地方。生命的周行叫做復(覆命)。芸芸歸根,根在虛極(歸根曰靜)。讀者知道,從母腹角度(實地)考察尚不得結果,從不存在的虛極考察,自然是“妄做”。對虛極,領悟了叫做明,不領悟叫做兇 ,就看你的悟性了。最後幾句,知道了常理叫做容,從“容”出發,沿著公,王,天,道達到“久”。這叫做“歿身不殆”。歿身不殆,是說死了等於沒死,或者說人死了虛極仍然存在。
這一章說,公,王,天,道。將公,王提到首位,在生命周行一章說,人,地,天,道。將人提到了首位。排序的不同說明了時代的不同。公,王是周以後的詞語。這是周以後在宣講中加進去的詞語。
本文提請讀者注意,我們正處在商文化的氛圍中。這一章從無形的生命到有形的生命,又回覆到無形的生命,寫了生命往復的過程。
虛極是客觀存在,不是嗎?道書叫作虛極,今天叫作生命的複製,生命的延續,生命的再生,本能的遺傳等等。生命不但無性繁殖,有性繁殖,而且克隆繁殖。總之,存在一個永恆不滅的東西。問題在於怎樣認識,怎樣解釋。我們的祖先作了虛極覆命的解釋。
歷來說佛,道一家,又說道教的祖師叫做老子,是老子留下的“道德經”。道教的“理論”出自道書中的“商文化”部分,就是說,道教淵源於生育崇拜。佛教的“輪迴”與這一章的“虛極”同出一轍。說印度佛教傳入後受到改造,就是指輪迴這一部分。
在道德經書中,生命的有形部分在天地間,生命的無形部分是“虛極”。到了西漢,人死了,將靈魂送往西方,西方有“帝之下都”,有崑崙,有西王母。周人的祖先,秦人的祖先,當然也是西漢人的祖先,來自西方。死人的靈魂當然送到西方去。東漢以後,世界已經充滿了生命,沒有了空地。這樣,道教和佛教就“擠”進了虛極,道教在虛極建設神仙世界,佛教在虛極建設地獄。活著的人害怕死了以後走錯了路,進不了神仙世界反而掉進地獄,於是就昄依佛門。唯有“唯物論”探索虛極的剩餘部分。
在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了決定著世介面貌的根源。這個根源叫作“能”。我們也找到了認識能的方法。這個方法叫作辯證法。從這個角度,我們的祖先探索的根源叫作虛極。探索的方法是對生育的思索。從思索產生出來道哲學。後人將哲學的思索庸俗化走進了虛極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