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他一直在父母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隋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即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麗、契丹等國,擴疆五萬裡,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又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他的暴政將隋朝推向滅亡。
618年,隋王朝的勢力已土崩瓦解,只剩下洛陽和江都兩地,隋煬帝在江都極度恐懼,天天問卦,以酒澆愁。有一天,他對著鏡子哀傷地說:“好頭顱,誰將剁之?”他備下了一缸毒酒,對他的寵妃們說:“賊兵若來了,你等先飲,然後朕也飲之。”其實,隋腸帝很怕死,還幻想能得到寬恕,他對肖後說:“痛痛快快地喝酒吧,不管怎樣,朕不失為長城公,卿亦不失為沈後。”長城公,是南朝亡國之君陳後主降隋以後隋給他的封號,沈後即陳後主的皇后。
最後,煬帝落入了譁變的禁衛軍手中,寵妃們早已經逃散,毒酒也找不到了。他怕被殺頭,便從身上解下一條絹帶,遞給禁衛軍頭領,讓他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死時年僅50歲。
參考:《隋書煬帝紀》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唐太宗
(599—649)貞觀之治
人到晚年,難免昏聵,即使是絕代英主、聖人,都逃不了這生命律。這也是君主專制的一個弊端。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也很昏聵,直到臨死才有所醒悟。
到晚年,唐太宗自認為在武功、文治和懷遠三方面都大大超過了古人,驕傲自滿的情緒因而大大地滋長,不再鼓勵臣下對自己提意見,臣下提出意見後,接受時多少也有些勉強,個人享受和貪慾也與日俱增。唐太宗臨終前承認,“吾居位以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
太宗晚年著《帝範》一書以教誡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