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
劉邦:“可用王陵,只是這個人比較憨直,可用陳平作其副手。陳平智慧夠,但意志力不定,難以單獨負責。周勃個性堅強,文采上則較弱,不過可用之為一股安定的力量,請命之為太尉(最高軍政長官)。”
呂后再問:“接下來呢?”
劉邦笑道:“接下來的事,你也不用知道了。”
這是劉邦最後的遺言,也是他留下來最有遠見的話。
參考:《史記·漢高祖本紀》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漢文帝
(前202—前157)愛民如子
讀《史記·孝文字紀第十》,常常為司馬遷筆下的這位皇帝感動。
在文帝口中,我們常聽到的是“不佞”、“不明”、“不德”、“德薄”這樣的詞語,聲聲透著謙遜,字字傳著美德,是對自己的抑制,更是對自己的鞭策。
文帝對人感恩。當年跟從高帝入蜀和漢中的官員,孝文帝都給予了獎賞;當年從代國跟隨他來都城的功臣,也都論功行賞。
他立了太子,馬上“賜天下民當代父後者爵各一級”,就是賜予天下百姓中,應當繼承父親做後繼的長子每人爵位一級。
他立了皇后後,馬上“賜天下鰥寡孤獨窮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兒九歲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數”,就是賜予天下鰥寡孤獨和貧窮困苦的人,以及年齡八十以上的老人、九歲以下的孤兒一定數量的布、帛、米、肉。
文帝對民體恤。他當政的二十三年,廢除連坐的法令,廢除治誹謗妖言之罪的法令,廢除肉刑,免除農田的租稅。有一次,他打算修建露臺,叫工匠計算費用,需要黃金一百斤。文帝說:“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文帝對己嚴律,“夙興夜寐,勤勞天下,憂勞萬民,為之怛惕不安,未嘗一日忘於心”。對身邊的人,也很苛刻,“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淳樸,為天下先。”感人至深的是他遺詔,可為古今律己之教材。
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當今之時,世鹹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離寒暑之數,哀人之父子,傷長幼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託於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餘年矣。賴天地之靈,社糤之福,方內安寧,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維年之久長,懼於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養於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毋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者。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踐。絰帶無過三寸,毋布車及兵器,毋發民男女哭臨宮殿。宮殿中當臨者,皆以旦夕各十五舉聲,禮畢罷。非旦夕臨時,禁毋得擅哭。已下,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釋服。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從事。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歸夫人以下至少使。
參考:《史記·孝文字紀第十》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漢武帝
(前156—前87)輪臺罪己詔
大凡一個王朝,都遵循著“生命週期律”———開創期、發展期、成熟期、衰退期,每段時期對應著不同的國勢、國君。漢、唐、清,非常典型地遵循著這個規律。所謂“盛世”,出現在發展期,代表人物是漢武帝,唐玄宗,乾隆。
他們是一類人:其一,有個好祖父或好父親,經過他們的開創期,給盛世奠定物質基礎和人心基礎;其二,活的時間長,文治武功達到極致;其三,講排場,或是鋪張浪費,或是窮兵黷武,導致國力衰竭;其四,前半生趨勢往上走,後半生平穩發展甚至迅速步入成熟期,走下坡路。
漢武帝在臨死之前,對自己的好大喜功深感後悔;下了古今帝王中最出名的《輪臺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
參考:《漢書·西域傳》
王莽
(前45—23年)天生德於我,漢兵其如何?
王莽為當上皇帝,可謂費盡心思。
他貧困的時候,以孝順母親而有聲名,生活儉樸,平日博學多覽,手不釋卷,為人謙恭有禮,為一時人望之所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