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響起了枝條和樹葉搖曳的聲響,然後又寂靜了下來。
“莫非是有鳥窩嗎?”
我問道。沒有回答。回頭望去,老師正專注地在看著報紙。不是今天的報紙,大概是從散亂的舊報紙中隨手抽出來的吧。正專心致志地讀著海外通訊欄中登有泳裝女郎照片的那一塊,似乎忘記了我的存在。
“老師。”
我又喊了一聲,依然沒有回應。老師在聚精會神地讀著報。
“老師!”
我大著嗓子喚道。老師仰起了臉,突然問道∶
“月子,你想不想看看?”
還沒等我回答,老師便把攤開來的報紙擱在榻榻米上,拉開隔門走進了隔壁的房間。從舊櫃子裡取出幾樣東西,捧著回來了。他手中捧著的,是小小的陶器。老師在八疊房間和隔壁屋子之間走了好幾個來回。
月亮和電池(3)
“你瞧,就是這個。”
老師眯起眼睛,輕輕地把陶器放在了榻榻米上。那是些有把手、帶蓋子以及注水口的容器。
“請看看。”
“哈啊。”
什麼東西呀,這是?好象在什麼地方看到過。一邊這麼思忖著,一邊注意地觀看。個個做工粗糙。是茶壺麼?如果是的話則又顯得過小。
“這是火車陶壺。”
老師說。
“火車陶壺?”
“旅行途中,就在站臺上買盒飯和這陶壺。現在的茶都裝在塑膠容器裡,可從前,都是裝在這種火車陶壺裡賣的。”
放在那兒的火車陶壺足有十隻以上。有麥芽糖色的,也有顏色更淺的。形狀也各不相同。壺口大大的壺,把手肥厚的壺,蓋子小小的壺,肚子胖胖的壺。
“您在收藏陶壺嗎?”
我問道。老師搖了搖頭。
“是從前出去旅行時,跟著買盒飯一起買來的。”
這是考進大學那一年到信州1去旅行時買的。學校放暑假時與同事一起到奈良去,途中下車順便也給同伴買好了盒飯,正打算重新上車時火車卻開走了,這就是那時買的。那是新婚旅行路上在小田原2買的,為了不碰碎它,用報紙包裹好了塞在衣物中間,整個旅行期間妻始終親手拎著。老師手指著排列成一行的火車陶壺,一個一個地加以說明。而我,只是“哈啊、哈啊”一個勁地點頭。
“聽說有人收集這些東西呢。”
“所以老師您也······”
“怎麼會呢。如此顛狂之事敝人是不做的。”
僅僅是把原本就有的東西排列成行看看而已。說著,老師眯起了眼睛。
“敝人嘛,就是捨不得扔東西。”
老師一邊說著,又一次走進了隔壁的房間,這次拿著好幾個小小的塑膠袋,走了回來。
“這個啊,”老師邊說,邊解開塑膠口袋,從中往外掏東西。掏出來的是一大堆電池。一個個電池上用黑色萬能筆寫著“剃鬚刀”“掛鐘”“收音機”“手電筒”之類的字樣。老師把一節二號電池拿在手中說∶
“這是伊勢灣颱風1那一年的電池。東京也受到了相當大的颱風襲擊,一個夏天就把手電筒的電池全給用完啦。”
“這是第一次買卡式錄音機時,二號電池竟要用八節,而且馬上就沒電了。連續聽上幾遍貝多芬的交響樂,沒幾天電池便不能用了。八節電池沒法全部留下來,不過哪怕留下它一節來也是好的呀,於是便閉著眼睛從八節裡面隨意挑選了一節。”
如此這般地說明道。因為憐憫這些為自己辛勤工作過的電池而不忍心將它們扔掉。迄今為止曾經點亮燈光播放音樂,或是驅動馬達的電池,一旦派不上用處了就將它們棄如敝屣的話,實在太過於薄情。
“難道不是這樣嗎?月子?”
老師注視著我的臉。
該如何回答是好呢?我一邊發出今晚已經說過了十幾次的“哈啊”,一邊用手指觸控了一下大小几十個電池中的一個。又鏽又溼。電池上寫著“卡西歐計算器”。
“月亮,沉下去了好多了哩。”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月亮和電池(4)
老師仰著頭說道。月亮從朦朧之中鑽將了出來,清輝四瀉,煞是明亮。
“用火車陶壺喝茶,味道一定很好的吧。”
我低語道。
“我們來泡它一壺茶吧。”
老師說著,猛可地伸出手去,在放著一升大玻璃瓶的左近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