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番茄(第1/1 頁)
宣德八年,四月。 大海濺起波瀾,海浪拍打著船板,卻無法撼動數十丈的巍峨寶船。 碧海天青相連,晨霧瀰漫,縹緲,壯闊。 甲板上,三寶倚在躺椅,側臉看著波瀾壯闊的大海,回味著他這波瀾壯闊的一生。 海風揚起他的白髮,朦朧了他的雙眼。 恍惚間,他看到了金碧輝煌的奉天殿,太宗皇帝英武地坐在龍椅上,不怒自威。 剛欲看個仔細,畫風一轉,龍椅上的太宗變成了仁宗,神色溫和,彷彿在對他笑。 三寶想和他說說話,但龍椅上的仁宗卻又成了宣德皇帝,那個戴著面具卓爾不群的先生,也消失不見。 三寶手裡拿著一顆番茄,但早已乾癟,不復往日鮮紅,亦如他枯槁的身體。 看著手中的番茄,三寶有些遺憾,它曾經那麼鮮紅、甘甜。 轉念,他又笑了,呢喃:“他們會吃到的,所有人都會吃到的。” 他的笑容很治癒,一如當初那個少年,就像曾經的番茄,是那麼鮮豔。 他這一生是勞苦的,也是輝煌的。 他曾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也曾在航海途中抓過海盜;他宣揚了大明國威,也帶動了大明的經濟、民生。 他是個宦官,但更是一個男人! 乾癟的番茄墜落,三寶帶著笑,帶著對大明未來的無限憧憬,走了…… ~ 七月,京師。 奉天殿。 朱瞻基久久未語,朝堂上群臣亦是無言。 他們不喜歡太監,甚至是極端厭惡,但,三寶除外。 可以不喜歡,但誰也無法昧著良心說他壞話。 許久,朱瞻基開口:“以公爵規格厚葬鄭和,諸卿前去哀悼。” 頓了頓,“朕也會去,散朝。” 群臣心中一驚,但見皇上滿臉悲痛,也不敢提出異議。 …… ~ 東宮。 六歲孩童穿著明黃色衣服,聲音稚嫩,“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朱瞻基做了噤聲手勢,于謙便也沒有行禮。 好了一會兒,小傢伙兒總算是誦讀完了。 于謙那一絲不苟的臉上,浮現出一抹隱晦的滿意,“嗯,還不錯。” “確實不錯。”朱瞻基大跨步走進學堂,滿臉笑意。 一大一小連忙行禮:“微臣(兒臣)參見皇上(父皇)。” “平身。” 朱瞻基拉張椅子坐下,抱起兒子放在腿上逗了一陣兒才放他下來,“去玩會兒吧。” “謝父皇。”小傢伙很開心,邁著小短腿兒去了。 朱瞻基望著兒子的背影笑了笑,轉頭道:“于謙,你也坐。” 于謙拱了拱手,坐下。 “怎麼一副鬱郁不得志的模樣?”朱瞻基笑言,“是不是做太子老師很不爽?” “微臣不敢。”于謙拱手道,“但臣確實想做些實事。” “教導未來國君也是實事嘛。”朱瞻基反問,“什麼事有這個重要?” 于謙無言以對,訕笑道:“翰林院那麼多飽學之士,論學問,微臣並不出眾。” “那群只知讀死書的呆子,完全沒有理政經驗的學究,可沒資格教導太子。”朱瞻基撇了撇嘴,哼道:“朕就中意你,你心裡有怨也給朕忍著,真要怪就怪李青,是他推薦的你。” 于謙:“……” “行了,朕給你找個事做。” 于謙精神一振,“皇上請說。” 朱瞻基揶揄道:“一聽有事做,就這麼開心,難道朕的兒子就那麼不受你待見?” “……皇上還是說事吧。” 朱瞻基清了清嗓子,“三寶這次帶回來一種新作物,名曰…宣德茄。” 雖然宣德柿更貼切,但有歧義,朱瞻基便改為宣德茄。 我才不信這海外作物,會叫宣德茄呢……于謙拱手道,“皇上是讓臣推廣此作物?” “不錯,”朱瞻基欣然道,“據三寶遺書所述,此作物葉如艾,花似榴,高三四尺,可結二三十實。” “這麼高產?”于謙震驚,喃喃道:“這豈不是比永樂米要高產數倍?” 朱瞻基嘆了口氣,遺憾道:“別急著開心,這並不是糧食,而是蔬菜,無法長時間存放。” “這樣啊。”于謙興奮的神色斂去許多,但仍振奮,“只要能吃就成,吃這省那,總歸是好的。” “倒也是。”朱瞻基也笑了,取出三寶畫的圖,“宣德茄就是這個,你看看,下面有種植過程,注意事項。” 于謙接過,看過後感嘆:“真高產,便是蔬菜也極好。” 頓了頓,“臣觀這作物類似紅柿,又是從西洋引進的,不如叫西紅柿如何?” 朱瞻基:(¬_¬) 于謙:“……臣多嘴了。” 朱瞻基翻了個白眼兒,哼道:“你去趟江南,選幾個地方試種,先看看效果,對了,代朕去看看李青。” 于謙嘆了口氣,“永青侯離開了。” “離開了?”朱瞻基驚詫道,“他去哪兒了?” “臣也不知道。”于謙搖頭,神色難掩傷感,“去年入冬前走的,他把永青侯府轉讓給了表親。”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