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基操勿6(第1/1 頁)
次日,早朝。 當群臣發現一向不上早朝的李青,站在奉天殿之時,都明白要出現變故了。 楊士奇、金幼孜等人眼睛微眯,眸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下穩了! 皇帝已經允諾,今日朝會李青又來了,其用意不必多說,肯定是來幫他們對抗六部的,這回,內閣終於要崛起了。 他們雖不喜李青的為人,但也不得不承認李青的能量。 這廝,的確夠牛。 這是所有人的認知,也是事實。 六部有些慌,主要是李青這廝不幹人事兒,儘管他是六部的人。 從當前局勢分析,六部可以完虐內閣,根本不需要李青幫忙,但李青卻來了,只能說明他不是自己人。 一群人不由看向吏部尚書。 蹇義只是微微頷首,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 見狀,這些人稍稍放鬆了些,靜等皇帝到來。 一刻鐘後,一身團龍袍的朱瞻基,邁著沉穩的步伐踏入大殿,整個人英姿勃發,盡顯帝王霸氣。 儼然年輕版的朱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行禮。 朱瞻基淡淡開口:“眾卿平身。” “謝皇上。”群臣起身,分班站好。 朝堂紀律極好,比洪熙朝時好的不是一點半點兒。 主要是小胖心慈面軟,說話和氣還不擺帝王架子,但朱瞻基則不然,整日端著,一言一行都有種上綱上線的意味,群臣不得不陪著小心。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是一國之君。 尤其是這個年輕的皇帝,還掌著軍權,更是令人心生畏懼。 群臣眼觀鼻,鼻觀心,內閣、六部,暗暗打著算盤,準備著一會兒和對方爭辯。 就在所有人以為皇上會說提拔內閣之時,朱瞻基卻開口說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前些天東廠探查民情,發現民間大戶人家,都把家業傳給了長子,亦或嫡子,導致其他的次子、庶子,生活艱難,甚至難以維持生計,唉……” 朱瞻基悲天憫人道:“朕聞之大為心痛,你們說,若換成你們,會如何分配家產?” 群臣:(⊙_⊙)? 這是鬧哪樣兒? 百官一臉懵逼。 李青有些想笑,但忍住了。 朱瞻基自顧自道:“朕倒以為,都是自家孩子,分什麼嫡庶長幼啊,你們說是不是?” 有本事當初立太子的時候,你也這麼說……群臣腹誹,但沒人敢說出口。 楊榮眼珠轉了轉,出班道:“皇上如天之德,實令微臣五體投地,臣以為……皇上所言極是。” “皇上聖明!”楊士奇緊隨其後,“臣附議。” 黃淮、金幼孜也不甘落後,連忙出班捧場子。 “如此好的國策,理當儘快實施才是,還請皇上儘快頒發相應律法。” 他們以為,這是皇帝在給他們臺階,以達到名正言順的提拔他們,至於弊端……他們才懶得深究。 現在的他們,只想著升官兒。 內閣不深究,但六部可要深究了,他們大多都是南方富庶的地區的官員,自然明白這麼做對家族延續的危害。 瞬間就想到了漢武帝的推恩令,一旦此項政令頒發,那家族註定無法長遠。 “皇上三……”戶部右侍郎剛出班,就被夏原吉拽了回去。 戶部就剩這一個侍郎了,要是再有個好歹,非累死他不可。 朱瞻基也沒追究,彷彿沒看到、沒聽到,選擇性的聽取內閣四人意見,“巧了,朕也是這麼想的,既如此……” “皇上……”刑部侍郎再也忍耐不住,當即出班。 幾乎在他出班的同時,蹇義也站了出來,“皇上,臣有話說。” 刑部侍郎見天官發話了,不著痕跡地退了回去。 朱瞻基臉上的笑意逐漸斂去,“蹇尚書想說什麼?” 蹇義硬著頭皮道:“李尚書是三朝元老,沉穩練達,如此重要的事情,臣懇請皇上聽聽他的意見。” 到底是老油條,不但阻止了皇帝頒發政令,而且絲毫不粘鍋。 蹇義看向李青,眼神鼓勵:發言吧李尚書,你可以的。 他對李青充滿信心,因為昨兒個已經透過氣了,李青也做出了表態。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彙集在李青身上。 朱瞻基淡淡道:“李卿,你對此有何意見?” 蹇義你大爺的,你可真是個甩鍋小能手……李青深吸一口氣,出班道:“回皇上,臣以為…皇上聖明!” 蹇義人都傻了。 昨兒不是說得好好的嗎? 你怎麼能……誒呀! 蹇義這叫一個氣呀,他著實沒想到李青能無恥到這個地步,關鍵時刻直接來了個背刺。 李青扭頭對他笑了笑,彷彿在說:基操勿6。 蹇義還欲開口,朱瞻基突然一拍玉石紙鎮。 “嘭……!” 蹇義一個激靈,想說的話頓時嚥了下去。 朱瞻基雙手伏案,身體前傾,王霸之氣幾乎破體而出,一字一頓:“朕意已決,諸卿可有意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