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意料之外的人(第2/7 頁)
陸悠現在跟她愛人秦建國住在駐地,人家要錢有錢,要啥有啥。總之,在長生市這塊地界上,他還真沒陸悠吃得開。
可他也不是啥都沒有啊,祁家在青山縣,乃至昌州市,那也不是默默無聞的人家。
得知陸悠還有一個龍鳳胎哥哥正在縣城裡重讀高三,祁天明心裡就有了打算。
青山縣只有一所高中,那所學校並沒有什麼名氣。青山縣屬於偏遠山區地帶,就算縣城條件再好,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學校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是很好,可再不好,祁天明也不可能自作主張給陸悠的哥哥辦理轉學吧?
轉學什麼的太離譜,可改善改善對方的伙食和住宿條件,這於祁家而言,卻是舉手之勞。
另外還有陸悠的婆家……刻意幫助人家,那是落了下乘,他爸媽也幹不出這種事。
不過,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適當地給予對方方便,這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
祁天明這麼想,也是這麼跟父母說。
自從知道楊芳的所作所為後,祁家二老差點氣病了!
他們自認沒有做過對不起楊芳的事,可對方怎麼能夠死纏著祁天明不放呢?
祁家二老也不是沒有見過楊芳,要是沒有見過,他們也不可能讓祁天明跟楊芳相看啊!
那時候看楊芳,怎麼看怎麼周正,並沒有一絲一毫的不對勁。
可事實擺在眼前,兩個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家不得不承認,是他們看走了眼。
面對兒子,老兩口愧疚;面對幫助過兒子的人,他們感激!
更何況,祁天明提到的事並不難操作,難就難在,人家願意接受他們的回報嗎?
別說,陸鳴還真不願意!
他又不是什麼大少爺,連一點苦都不能吃。跟在家幹農活比起來,在學校讀書的日子就顯得太過輕鬆了。
困了就回寢室休息,餓了就去食堂吃飯,渴了就去鍋爐房開啟水……對於農民來說,再也沒有比讀書更幸福的事。
陸鳴每天在學校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的知識,他現在不僅在複習高中的知識,更是利用一切能夠利用到的機會和時間,自學大學知識。
沒有書,他就去借。
看完之後,他把能記住的記在腦子裡,實在記不住的,就抄寫在本子上,時不時地拿出來看一遍,增強記憶。
這樣的學習方式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卻特別適合陸鳴。
等理解了更深層次的知識後,再複習高中知識,他的心裡也就更有把握。陸鳴在學校的生活好似如魚得水,除了吃的比家裡稍差之外,其他都很完美。
等在學校門口遇到祁家二老,聽到對方嘴裡對妹妹陸悠的感激,並極力邀請他去祁家吃飯時,陸鳴婉言拒絕了。
別說給予祁天明幫助的人不是他而是陸悠,就算是他,也不可能以此為理由,去別人家裡佔便宜。
反正在陸鳴的認知裡,只要是心甘情願地幫助別人,那肯定不會想要回報。
如果是別有目的地幫助別人,那他就更要注意點了,萬一破壞了陸悠的計劃怎麼辦?
要是陸悠知道陸鳴的想法,估計會感嘆一句:不愧是龍鳳胎啊,就這思維,都快跟她同步了。
陸悠並沒有將曾經幫助過祁天明的事放在心上,她跟祁天明又沒什麼關係,之所以幫他這個小忙,那也是為了喬老孃。
她轉頭就把這事兒放在了腦後,跟喬老孃一起考察市裡的市場。
喬老孃不是準備當後勤部的“大管家”,經營島上的臨時市場嗎?
就算是臨時市場,喬老孃也不想敷衍了事。
她要做,就想做到盡善盡美。
長生市裡的市場已經日漸成熟,除了各個人流量集中的自由市場外,靠近軍區大院的位置,還修建了一個農貿市場。
陸悠和喬老孃去的地方,就是這個農貿市場。
跟自由市場相比,農貿市場就顯得規範多了。
首先,不同的區域劃分在不同的位置,每塊區域內,都有用磚和水泥砌出來的臺子,乾乾淨淨,規規矩矩。
進入市場,首先看到的就是賣生肉的攤位。
攤位與攤位之間,橫掛著幾根粗鐵絲,鐵絲上掛著鐵鉤子,半扇大肥豬就這麼掛在鉤子上,惹得人狂流口水。
生豬肉的攤位生意最好,半隻豬剛剛掛上去,這個要一斤那個要五兩。短短的時間內,半邊肥豬就只剩下朝頭的兩三斤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