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高調行事(第1/2 頁)
雲州雖然與漠北接近,風土人情卻更加接近江南水鄉,地勢遼闊多水,河道縱橫,原本是魚米之鄉,卻因旱災而缺水,更因為災荒而導致流寇橫行作亂,只是紀歌一行人整整三百餘人,倒沒有不開眼的賊寇敢招惹。
已經行了七日,越接近雲州,災荒便越發嚴重,待行至鴻沽郡,明明是剛過了秋收,卻還是有成群結隊的老人和幼童,布衣襤褸在田地裡撿一些草根樹皮,似是用來果腹。
日頭偏西,紀歌忍不住下了馬,一直跟在車旁的衛兵們立即尾隨其後,原本在隊伍末尾的程冀寒亦跟了上來。
紀歌有些不忍的走到正在田地裡挖些什麼的老農身旁,拱了拱手問道:“請問老丈高壽?”
在洛國,年紀大的老人享有特權,可以見官不跪行禮,備受尊敬,如今災荒,卻無人去照顧那些老年人的衣食住行。
然而那挖掘土地的老農看了一眼紀歌身後的侍衛,雖是喬裝打扮卻也極為不凡,更有遠處綿延不絕的隊伍,嚇得撲通一聲跪下去,不住磕著頭,如驚弓之鳥。
“老朽今年已經六十有九,多謝公子關心。”聲音虛弱無力,明顯是飢腸轆轆。
紀歌儘量和善的笑了一下,本想要將他扶起來,卻看見老農骨瘦如柴,雙手粗糙皸裂,彷彿老樹盤根,手指都裂出血痕,眼眶一酸,別過眼去。
一路上,已經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農人難民,糧食吃光了,就去吃秕穀,甚至吃原本是牲畜的糟糠,地裡面的草被拔盡,樹皮都被扒光,即使是挖掘一些草根樹皮,也不過杯水車薪,最終還是餓死街頭。
“老丈放心,當今陛下是明德之君,已經派我等去往雲州賑災,那麼這些被饑荒所累的百姓,都可以就近前往雲州,尋求關知州的庇護,更或者,若腳力允許,可以去洛都尋求陛下救助。”
“雲州?知州大人沒有錢糧的,老朽去了也不過是死……”老農嘆息道。
“知州大人沒有賑災嗎?”
“知州大人說了,今年收成太少,全都上交當皇糧,如今哪裡有米糧給我們這些賤民。”
紀歌的眼眸深了深,取出一塊乾糧,送到那個老農的懷裡。
“老人家收下吧,前往雲州,賑災的隊伍就要趕過去派發糧食,莫要再挖這些樹根了。”
“原來公子是皇上派來賑災的大人,老朽失禮了,沒想到皇上還記掛著我們雲州人,多謝賑災大人,多謝皇上。多謝賑災大人,多謝皇上!”老農顫抖著乾柴似的手接過乾糧,渾濁的雙目發著光,對洛都的方向便叩拜起來,引來周圍一群難民的注意。
“不知大人尊姓,老朽以後定會茗香叩拜,銘記終生。”
“下官姓紀名歌,是鎮北王的副將,此行的副指揮使。”紀歌將他扶起來回答道。
程冀寒皺了皺眉,卻沒有阻止,招呼衛兵取出賑災的部分乾糧,一個個分發下去,讓那些災民都感激涕零,磕頭謝恩。
直到鴻沽郡郡守趕到,賑災的眾人才從層層災民中走出,三百餘人的隊伍太過龐大,衛兵們最終也只能在鴻沽郡驛站外搭上行軍帳篷,直至深夜,也要防止流民作亂鬨搶,輪流看管糧食和賑災銀兩。
“紀哲——”
“噓,王爺忘了,下官如今叫紀歌。”紀歌豎起食指放到嘴邊,示意程冀寒放緩聲音。
“好好好,你是紀副使,”程冀寒無奈的應道,“只不過紀副使大人,你確定這法子有用?皇兄讓咱們悄然行事,速速前往雲州,可是就這個行軍速度,還得過兩日才能趕到,關岳早就有所警覺了。”
“我們行的再快,也有三百人,哪裡趕得上通風報信的信使或信鴿快呢,既然早去晚去都一樣,還不如沿途救這些受災的百姓,也算是為陛下樹立仁義美名。最重要的是王爺與關岳乃是舊識,這番舉動,讓他就算是知道王爺此行另有目的,也能稍稍放鬆警惕。”紀歌解釋道。
“話雖如此,但是還沒到雲州,賑災物資已經去了十之有三,而且你到一處便大肆宣揚本王和陛下這個名聲,真的,只是想讓關岳放鬆警惕?紀歌,你到底瞞了多少事情。”程冀寒眼神有些微冷,壓低聲音問道。
紀歌已經告訴了程冀寒,吳升就是景桑,吳家被關岳追殺之事,但是他仍然不相信曾經的好友關岳有謀反之心。
紀歌嘆息一聲,看了一眼身旁假扮成吳升的景桑:“既然雲州馬上就要到了,下官也無需再隱瞞,早在我們離開洛都的第三天,暗衛就有密報傳來,晟寧太子因為一時貪玩,跟來了賑災隊伍後面,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