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 此韓非彼韓(第3/4 頁)
也是忍不了的。
還有韓國百姓以後生活的情況也算是給山東五國的百姓打個樣兒。
秦國來了,如果韓國百姓反而過得更差,豈不是白來了?
甚至還不如白來,是別來,真要如此,韓國百姓比較之下自然會思念故國。
有心人再那麼一鼓動,自然就容易釀成亂子。
在還是亂世時期,秦國的各項政策還不好大改,但目前只需要比比韓國爛就行。
以後攻伐各國前,再暗中派人去適當誇張宣傳,起到的作用絕不下一支軍隊。
宣傳的力量其他人不太懂,成蟜是非常懂的。
成蟜還打算以後統一天下後給嬴政提建議,建立一個專門負責宣教的部門。
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邸報,,戲曲,樂舞,詩詞。
只要把宣教搞好了,絕對能夠大大穩固秦國的統治根基,同時大大限制六國遺族,野心家的陰謀。
經過一番事無鉅細的摸底,有問題的秦吏都被弄出去了,同時受到了相應的懲罰。
好在處於上升期的秦國,吏治還是比較清明的,數量只是小頭,大部分還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韓非對這件事也很上心。
儘管早已經有所心理準備,但真當韓國覆滅,韓非還是忍不住悲傷。
不過韓非非同常人,難受也只是獨處,紅蓮都瞧不見,大庭廣眾下跟沒事兒似的。
作為土生土長的韓國人,韓國公子,韓非對於韓國自然是非常瞭解的。
韓非熬夜寫了一本奏疏,詳細陳述了韓國各地的問題,並且給出了自己想的解決辦法。
韓國已經消失了,但韓非希望韓地的百姓能夠過得更高。
嬴政接收到韓非的奏疏非常高興,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韓非如此積極。
看過之後覺得有理便採納了,命人將奏疏抄寫,給要去韓地的秦吏一人一份,以做參考。
這份奏疏打消了朝堂上不少人對於韓非的猜忌之心,同時也讓嬴政起了提拔韓非為廷尉的心思。
副手跟一把手自然是大為不同的,不出意外
要不了多久韓非就會秦國朝堂舉足輕重的重臣。
也許這個契機就在韓地,證明韓非寫的東西的確有用。
等到秦吏到達韓國,挑選好班底,正式開始主政穎川郡,韓王安也在秦軍的護送下前往秦國咸陽。
坐的是正經八經的豪華馬車,不是什麼囚車。
吃穿方面雖然降等了,但依舊是貴族級別,甚至還允許帶了兩個最寵愛的妃嬪。
至於韓國王室其他成員以及附屬人員,暫時都被控制在新鄭城內。…
除了自由受到限制,其他的跟平時區別不大。
韓王安到達咸陽那天,嬴政舉行了大朝會,成蟜也參加了。
在眾目睽睽下,去除了任何代表一國之王身份的韓王安對嬴政表示了臣服。
看見跪地的韓王安,除了韓非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其他人都對韓王安的順服很滿意。
之後韓王安也非常配合各種儀式,最關鍵是臉上的神情並不喪。
當然高興也是不可能的,否則實在太不要臉,讓人看不起,鄙視。
如此順服的態度,讓嬴政非常滿意,同時也是為了更進一步爭取韓非的效忠。
嬴政給出了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封號,封韓安為韓君!
投降的君王很少有好下場,哪怕能夠活下去,封號基本上都是帶著貶義的。
韓安這個封號可謂是史無前例,估計未來也很難有類似的例子。
說實話韓安都有些感動了。
秦王,太仗義了!
韓君這個封號真是好得不能再好,契合得不能再契合了。
韓非也有些感動,這待遇的確沒得說。
朝堂上倒是有反對的人,不過都被火力全開的韓非給撥倒了。
不用成蟜這個大老出言支援,也不用嬴政動用強權透過。
至於韓國王室成員是自然不能還住在新鄭。
嬴政把王室主支安排在了咸陽,嬴政賞賜了韓安一座還算不錯的府邸。
旁支嬴政給安排到了長安縣。
長安縣是成蟜實封之地,在縣城之中的繁華程度首屈一指,不遜色於普通郡城,距離咸陽也不遠。
可以預見,當韓王安的待遇傳遍天下後,歷史上那些投降的君王在關鍵時刻就更加不會抵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