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 此韓非彼韓(第2/4 頁)
就帶著韓國的文武百官出城了。
韓王安左手舉著韓國全境地圖,右手拿著代表王權的印璽。
除了這兩樣還把秦王嬴政的王詔交給了內史騰。
得了,這下仗肯定是打不成了。
剩下的韓國城池也肯定沒有仗打,韓王都投降了。
大家都出來了個寂寞。
於是一番流程後,內史騰就帶著大軍一起入城,接管新鄭防務,治安等等。
中途墨鴉拿出羅網衛的信物前去拜見內史騰,傳達了成蟜的意思。
雖然成蟜不是內史騰的直屬上司,也不是秦王,但成蟜的招呼內史騰還真不敢不聽。
成蟜的招呼也不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注意軍紀,不要擾民。
內史騰本身是個能吏,允文允武,不是酷吏,也不是貪官汙吏,對於成蟜的招呼順心的接受了。
鑑於韓王安的識趣以及手握秦王的王詔,待遇自然是從優的,甚至還可以繼續暫時住在王宮。
等入秦拜見了秦王,秦王正式給予了封號後才會去相應的地方居住。…
內史騰初步控制了韓國新鄭後就派遣麾下的將領帶著韓王安的王詔去接收新鄭東部的韓國國土。
由於韓國國土狹小,秦軍進展又太順,只花費了三天就佔領了韓國全境。
韓王安納地效璽,投降秦國的訊息也在三天內傳遍了韓國全境。
上層有一些各不相同的反應,翻不起來什麼浪花兒,主要是對秦軍示好。
底層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反應很小,有反應的基本上都是感慨一番。
哪怕情感豐富的人也就是掉幾滴眼淚,隨後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了。
對於他們而言,讓一家人吃飽肚子,穿得暖和才是最值得的事情。
吃飽穿暖是歷經二百五十多年持續戰亂的普通百姓最大的夢想了。
如果滿足不了,只要讓他們活下去也不是不能接受。
要求是多麼的卑微啊,但大多數統治者甚至都不願意低下頭停一下他們的訴求……
對於底層老百姓而言,真是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爭霸那是上層者的遊戲,他們不過是沒有感情的工具人,一串不起眼的數字罷了。
殊不知只有真正獲得民心的人才能爭霸成功,而且之後若是不注意維護民心,霸業隨時都可能崩塌。
這個道理連嬴政都不太懂,或者懂一些皮毛。
好在這個世界有成蟜在,成蟜懂,沒有因為自己站得太高就忽略了民心。
所謂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
韓國的覆滅,不,韓國的投降以無以倫比的速度向著天下傳去。
傳到魏,趙,楚,燕,齊,大家都是一臉懵逼。
三天時間?
這也快了吧?
連準備軍械糧草的時間都遠遠不夠……
訊息傳回
秦國,不知道內情的秦國人也是很懵逼。
難不成他們秦軍的戰鬥力已經堪比天兵天將了?
眾人的疑問暫時還解答不了,只有極少數人知曉。
要等未來某一天他們才會得知具體原因,不過有一部分人是活不到那個時候了。
對於韓國的覆滅,山東五國君王,權貴們的態度各不相同。
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生出無以倫比的緊迫,有的暗中憂慮,有的害怕……
不少有識之士倒是看出休養生息多年的秦國要徹底露出獠牙了。
但看出來也沒有什麼用,五國不是他們掌權,他們也只能暗暗擔憂著急而已。
秦國得到訊息後先是將韓國劃分成穎川郡,隨後派出早已經準備好的秦吏。
沒辦法,如今韓國的國土也就只夠置一個郡的。
派出的秦吏主要是朝氣蓬勃,富有理想和的學宮出身的官吏。
採取以老帶新的方式,配比基本上一比二。
這次選擇治理穎川郡的官員,成蟜出面插手了。
不是安插人手,而是動用羅網的情報能力將所有列入選擇的秦吏查了一個底朝天。…
新附之地的治理非常重要,若是混入了蛀蟲和無能之輩,對於韓國百姓和秦國都是損害。
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受到了欺凌,韓國百姓肯定最終會把賬算到秦國的頭上。
等同於秦國幫助蛀蟲背了黑鍋,這種情況成蟜忍不了,嬴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