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皇子中,二皇子慶王的武功本來排第一,壓過五皇子雍王,因此,李元之常以武功高低說事。
呂不群接過話茬說道:“老太師,您今天連誦聖明,莫非覺得六皇子、九皇子加入儲君競爭隊伍中,對大祁朝的穩定有好處?”
“呂尚書,今天三道詔書,一道是追封榮貴妃,一道是冊封六皇子為陳王,並給七皇子、九皇子指婚,一道是抑制皇子府養門客過多的隱憂,皇命浩蕩,非常聖明!”
呂不群道:“不過,這三道聖旨難免令人遐想,我擔心朝局因此生變,當下的局勢,雖說天下太平,但是宋國、齊國勢力越來越龐大,朝中若不穩定,這些人就容易起異心。”
大約是左手衣袖油膩太多,擦起來不舒服,老太師換了右手衣袖抹嘴,本來沾著鼻涕、醬汁的鬍鬚向左邊方向粘住了面板,這會全部向右,看得人難免膽寒!
老太師豪爽地說道:“喝!有酒有肉,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轉臉對李元之說道:“元之,你不是有個女兒滿十四歲了?聽說長得清秀?不如去求求皇上,嫁給九皇子做側妃……”
呂不群、李元之同時sè變,呂不群說道:“老太師,皇上突然將呂青蓮指婚給九皇子,我事先毫不知情,想必是武安侯的意思,哼哼,他想得倒是很美,莫非青蓮嫁了九皇子,呂家就得倒向九皇子?”
“啊?呂尚書,你剛才說什麼了?我怎麼耳朵不好使了?”老太師一臉茫然。然後,不論呂不群和李元之說什麼,他都“聽不到了”。
等呂不群、李元之悻悻然告退,老太師重重“哼”了一聲,喃喃道:“我當初怎麼瞎了眼了?提攜了這麼兩個不知所謂的東西?滅門不遠亦!”
;
第 048 章 一籌莫展
三省六部,以禮部最為悠閒,稱得上是清水衙門。
這三道聖旨一發,很快傳遍京城,禮部隨之熱鬧起來。
國子監祭酒兼禮部尚書孔正風散值之後回到府中,他那府上來來往往的以讀書人為多,這天破天荒地來了許多重臣。孔尚書見這些三三兩兩來拜訪的大臣都是呂黨、李黨成員,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將他們延請至客廳。
戶部尚書王繁璋、兵部侍郎張妙手、工部侍郎林雄威為 第 048 章 。今天大朝會皇上追封榮貴妃為皇后一事,於理不合,我和張侍郎、林侍郎等聯名具折,請皇上收回旨意,想請孔尚書領銜拜發。”
孔尚書淡淡地問:“唔?怎麼個於理不合?”
“榮貴妃薨歿已經一年多,皇上下旨稱榮貴妃‘柔嘉維則,溫恭篤於天賦,禮度攸嫻,主雅化於閨闈’,豈不有點牽強?”
“皇上念及榮貴妃舊情,下旨追封,此乃賢主所為。”
“孔尚書,你有些迂腐了吧?皇上追封榮貴妃,容易讓臣子引起誤會,以為屬意於九皇子,從而形成新的黨爭。要是大小臣工yu行擁立之功,勢必造成朝局動盪。”
孔正風驚訝地說道:“王尚書,我只知有某些心懷不軌的大臣yu擁立慶王、雍王,從未聽說有人yu擁立九皇子,何來朝局動盪之說?你是不是覺得今ri指婚,九皇子搶了七皇子的風頭?”
兵部侍郎張妙手臉sè不豫地問:“這麼說來,孔尚書是支援九皇子了?”
孔正風猛拍桌子,道:“皇上若傳位於二皇子,我就擁戴二皇子;若傳位五皇子就擁戴五皇子;若傳位於九皇子就擁戴九皇子。這才是為臣子的本份。我倒想看看這些搶在前頭yu立從龍之功的大臣猜錯了皇上心思會有什麼下場,送客!”
將這一撥人轟走,第二撥又來了,卻是刑部侍郎張chun來領頭的李黨。孔尚書板著臉說道:“諸位要是來談皇上追封榮貴妃的事情,就免開尊口,自討沒趣。”
張侍郎慢條斯理地說道:“禮部素來清閒高貴,朝廷設此機構,不外乎為了匡正禮法,要是禮部看到皇上牽強附會地追封皇后都不敢發聲,豈不有辱職司?”
孔正風冷笑道:“皇上追封榮貴妃為皇后,正是明君所為。我要提醒各位大人,為臣子者,當恪守君臣之綱,若是違背聖上之意,謀不軌之心,到時候很可能落個滿門抄斬。來人啊,送客!”
這天,孔尚書被這些前赴後繼罵走一撥又來一撥“忠臣”搞得焦頭爛額,最後不得不在府邸門口貼上告示,三天內不見客!
再說景雲公主,她這段時間幾乎把全副心思都花在九皇子身上。這個自懂事起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公主最受允康皇帝寵愛。因為這個原因,二皇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