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虞王燕中誠是宗人府宗正,這個大祁皇朝最注重維護皇權的臣子朗聲說道:“臣等遵旨!”
老太師宋如雙磕頭稱頌:“皇上聖明!”
武安侯顧亭北緊跟著稱頌:“皇上聖明!此乃大祁朝萬世永繼,繼往開來的英明之舉,臣等謹遵。”
皇極殿內依然形勢微妙,呂不群、李元之等人眼觀鼻,鼻觀心,內心泛起驚濤駭浪。允康皇帝這三個詔書如三座大山那樣壓在他們的心頭,何止重愈千斤?而且,如此大政事先不經過尚書省,這讓他們情以何堪?
兵部尚書陸思法遲疑片刻,跪倒磕頭:“皇上聖明!六皇子、七皇子、九皇子皆有才幹,臣等遵旨。”
老皇叔和武安侯站出來支援在所有人意料之中,但是,老太師和大將軍陸思法的態度如此鮮明,更讓一心輔助五皇子和二皇子的呂不群、李元之眼皮直跳。
三份詔書,圍繞的中心內容只有一項,抑制慶王、雍王的實力,抬高其他皇子的地位……
太突然了!
朝會結束之後,呂黨、李黨、陸黨、各大士族、外省官員等涇渭分明地聚成數個圈子,御道上只聞各人身上佩玉“叮咚叮咚”的敲擊聲,無一人高談闊論。氣氛格外壓抑。
三省六部的朝廬內一時間人滿為患。
以往散朝,呂不群、李元之等閣僚都要到朝廬休息片刻,意氣風發地高談闊論一番,或者與三兩個知己淺酌,天寒地凍的,在朝廬喝上幾杯可以暖暖身體,順便處理朝政。這天,出內宮後,呂不群、李元之不約而同地坐著馬車揚長而去,丟下無數想看他們臉sè行事的大臣,朝廬裡的人流便逐漸散去。
兩人心有靈犀地來到老太師府中。
老太師宋如雙知道他們要來,關照管家守在府門,等他們進府,送去東院的一個小廳。
小廳內,丫鬟們早熱了幾壺好酒。老太師喜歡喝茅臺星王酒,上了年紀之後,皇帝體恤老臣,若非傳旨讓他上朝,其餘朝會可去可不去。每次散朝回府,他都要在這個小廳喝上一壺熱酒。
等呂不群、李元之踏入小廳,老太師坐在椅子上也不站起,招招手道:“來,吃狗肉。”
當年宋如雙擔任首輔的時候,他們兩個一個在吏部、一個在戶部,都擔任侍郎職務,老太師稱得上他們的明師,在許多政務上進行提點和照拂。
只不過近年來因為呂不群輔助雍王,李元之輔助慶王,彼此的關係就冷淡了許多。兩人也只在老太師府上遇到,才會坐到一起。
冬天,慢火喂熟了的狗肉夾雜著茴香,香氣陣陣。老太師嫌筷子麻煩,直接用手抓,他抓著一塊狗腿骨,橫拿著啃咬,鬍鬚上滿是醬油汁和狗肉末,吃到興高采烈的時候,老太師伸衣袖往嘴上一抹,衣袖上滿是亮晶晶的油膩,嘴唇被衣袖這麼一抹,蒼白的鬍鬚連著醬汁粘在面板上,老太師渾然不在意,舉杯說道:“痛快!來,喝!”
這一聲“喝”中氣十足,上了年紀之後,他不管是上朝還在在家裡談事,說話始終不溫不火,不疾不徐,唯獨舉起酒杯時的那聲“喝”才依稀看出當年擔任首輔平定諸侯叛亂時的那種豪氣。
旁邊侍候著的兩個婢女忍不住緊蹙眉頭,看著老太師喝熱酒吃狗肉,鼻涕淌下來只管用衣袖橫抹,更噁心的是,鼻涕來不及擦的時候就滴在狗肉上,老太師渾然不覺,依然塞進嘴裡酣暢淋漓地大嚼。
呂不群看得胃口全無,說道:“老太師,您對皇上今天連下三道出人意料的旨意有何看法?”
“呃?你怎麼不吃啊?”老太師把眼一瞪,從鍋裡抓起一塊骨頭,遞到他面前,道:“這麼好的狗肉必須趁熱吃!”
呂不群尷尬地接過狗肉,看準了他手抓的地方,避開部位咬了一口。
“好酒啊!好肉啊!喝!”老太師眉花眼笑,見李元之也有開口說話的徵兆,又抓起骨頭遞到李元之面前,道:“元之,吃肉,這條大黃狗養了三年多,肉特別香。”
眼看著不接過去老太師就會直接將骨頭往他的嘴裡塞,李元之急忙接過,道:“老太師,皇上今天的三道聖旨明著抬高六皇子、七皇子、九皇子的地位,但最得益的卻是九皇子一人。我有些想不明白,何以皇上這麼多年對九皇子不聞不問,突然來了這麼一個大轉彎?就因為九皇子在武定場上異軍突起?可是,光武力強悍有什麼用?天子乃一國之君,肩負治理天下的重擔。”
“呃?你以前不是這麼說的……我記得你常說大祁朝以武力定天下,皇上必須武功高強。”
在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