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財力相助,這邵楊一縣又如何能與之前兩者合建起,那頗有些規模的碼頭一座。”
說著,更是冷笑一聲:“何況緙絲胡家,才是最懂那桑基魚塘之事的人家!無論是邵楊知縣也好,還是那因此得利的知府也罷,不過皆是仗著商家出銀、出人,才能得此佳績的。”
☆、第二百五十四章此消彼長上
“那舅兄之意是……?”仍是看不清全貌的貢知縣,不免更是急切幾分,拱手再度追問一句。
但見,上首的嚴副使不禁,微頷其首,細細續道:“這兩人不過是恰逢時機,才得了些好處罷了。若論真材實料來,只怕連那個酈縣的七品都有所不及,何況還有那鼎力相助的胡家,在身旁搖旗吶喊。”
“但如今卻是雙雙被遷升他處,一但離了這等天時、地利之便,又何來半點功績可顯。想來即使不被打回原形,只怕也得老實做官,再無佳評在突顯咯!”
此刻得了妹婿的提示,那旁的貢知縣總算是瞧出頭緒來了,忙不迭也是憤憤接道:“更何況又是人生地不熟,哪裡還容得他仍似以往尚在原處時,這般如魚得水!”
見舅兄已是明瞭此間緣故後,這嚴副使也不覺點頭一笑道:“想必此去京畿處的那位,還尚算能應對自如,但這個一輩子不曾在旁處做過一任的縣官,只怕就要疲於奔命咯!”
原本還對那個,不但去了南面富庶之地,又同時被提了在府城為通判。雖是個中府的六品通判,可比起自己這個一做十餘年的七品知縣來,仍是明顯高出兩個品階。更是從此跳出了小縣衙,去往了府衙為官,已是搖身一變,成了自己的上官。
再不是自己這等無有進士功名的小縣官,堪比一二的。畢竟那位還比自己年輕不少,更是猶如一根毒刺,深深扎入心頭之上。難以拔除乾淨。就算已是聽出其間端倪來,也終究是妹婿的猜度而已,誰人又知,那人去了南面後就不會另有氣運。卻是不好及早斷言的。
面上附和著連連點頭稱是。但心中已不免轉了十七、八彎,畢竟眼前自家這位妹婿,早已是得了莫大的好處,哪裡還能與自己一般感受。再加之,他本就是進士出身。初授便已是七品之職。更是與自己天壤之別,卻是不好相提並論的。
又與妹婿客套了幾句,那貢知縣便知今日自己這樁,幾乎已成定局。再無半點盼望的。倒不如借那邵楊短缺主官之際,自己還是尋個由頭翹松一二,也好與鶴鳴分些養蠶的農事,改善民生才是正經。
畢竟還有一年光景。便又到了考績之時。待到那會兒,又要被那鄰近兩縣拋在老遠,只怕自己面上更是不堪。
搖頭輕嘆兩聲,便訕訕上了車馬,無功而返。回到家中,尚不及在書房吃完一盅茶,便聽得外頭有管事來報,說是一直留在京中待命的大公子,此刻只怕已是進縣城了。
“怎麼這個時節回來了?”事先未露半點風聲與家中,仍這貢知縣再思量再三,也是徒勞。還是待一會兒庶長子自行開口,悉數端詳也就是了。揮手讓那管家領了幾個接應的僕役,便轉而坐定書案前翻讀起書稿來,卻是不曾在意過多。
少時,那管事已將風塵僕僕,一路疾馳而歸的大公子,引了來老爺書房後,便蘀主子們掩了門扇,轉身守在院子外頭。隔著虛掩的懸窗,貢知縣是瞧的分明。這等作派卻讓其不禁眉頭一緊,莫不是……。
正待要追問一二,卻聽得那邊的庶長子,已是長身立定,再度整了整衣冠,‘嗵’的一聲徑直跪倒在地。‘壞了,還真是在外惹出不小的事端來了!’頓時驚得這旁的貢知縣,幾乎是跳將而起,也不知是何時已丟了手中書稿,厲聲道:“還不速速道來,究竟是在外作了何等好事,才這般急著回來搬救兵?”
就在此刻,那牆根角上的一個人影閃過,便沒了去向。讓這邊親自守在院門之內的管事,也以為剛才不過是北風太緊,叫自己一時迷了眼睛罷了,西牆角根處從未有過異樣。
卻是不知,那一閃而過的人影,已是刻意挨著身形,鑽入了一旁的角門中,又特意往花園內轉悠了片刻,才轉道疾步去了內院太太屋外。悄悄在那老媽媽耳旁低語了兩句後,才復又轉出了內院,往廚房方向去了。
“哦,真是那逆……。”半句才出口,忙知失言又給硬生生壓了回去。若是那庶長子未在上一次的科考中再有進步,只怕她身為嫡母訓斥幾句,也是無錯。但如今卻是不能夠了,畢竟那人已是被排入了候補官員之列,而且十有**明後年,便能授命為官了。
想到此處,雖是心有不甘,卻又是無奈的很,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