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下午4時,我們一行再次走進了傑米·戴蒙的辦公室。時隔半年,那些曾經揚言能抵禦風暴的金融機構已經倒下了許多,剩下的幾家也岌岌可危。反倒是認為未來不確定的戴蒙,卻帶領他的摩根大通依然屹立於公園大道之側,如同華爾街的守望者,傷懷而耐心地等待著金融盛世的復甦。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三章 最大的贏家(7)
來之前想到了很多要談論的話題,但與戴蒙握手的那一刻,反而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看來風暴的殺傷力已經出乎了人們的想象。與上次相比,精神百倍的戴蒙顯得很疲倦。我心想,華爾街遇到的麻煩有多大由此可見一斑。
“戴蒙先生,很久不見了,您還好吧?”我關切地問道。
“不瞞您說,這裡的情況不如人意。”他攤開雙手,無奈地說。
“很多金融機構倒下了,但是你們還挺立著。”事實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相對於華爾街的慘淡愁雲來說,摩根大通的情況還是不錯的。
戴蒙卻低沉地說:“我們也犯了很多錯誤,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您太謙虛了,上次我來美國,正好碰上您收購貝爾斯登,這次又見證了您收購華盛頓互惠銀行”,我說:“中國有句古語,叫‘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種時候還能完成這一大單收購,既是對華爾街的支援,也說明了你們自身的實力。”
聽我這麼一說,戴蒙的情緒有了一些緩和。他笑了笑,真誠地說:“你們也做得很好。招商銀行成長很快,迅速而穩健。”
戴蒙與我的友誼,摩根大通與招商銀行的夥伴關係,都是他經常對朋友說起的話題。招商銀行收購永隆,摩根大通是顧問之一,幾天前永隆交割時,我還收到了戴蒙的賀信。招商銀行紐約分行的獲批,也有戴蒙的一份功勞。於是,我接過話題對他說:“您長久以來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招商銀行的成長離不開朋友們的關懷,這次收購永隆得到了摩根大通的鼎力支援,我們紐約分行的開業也有您的貢獻。下個月,我們將舉辦一場答謝酒會,希望屆時您能參加。”
戴蒙高興地說:“馬行長,祝賀您!如果今後招商銀行需要什麼幫助,我一定會盡力的。”真性情流露於言表。“如果我在紐約,我一定參加您的開業答謝會。招商銀行能在這個時候來紐約,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振奮的事情!”
談到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我問他:“對當前的形勢,您有什麼看法呢?”戴蒙臉色凝重地說:“很難預測。4月份的時候,大家還認為這場危機就像2001年的網路泡沫、1987年和1999年的金融動盪。但現在看來,它完全是非傳統性質的全球性危機。”
他告訴我,他和同事們已經連續兩個月每個週末加班,每天分析大量的交易資料。戴蒙是一個對資料很敏感的人,在聊天的過程中,時常能精確回憶起數年前的一樁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併購中買賣雙方的市值。哈里森也曾私下告訴我:戴蒙擅長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的財務報表,發現賬目中的問題,這使他能輕鬆地遊走在削減成本、併購對手的快樂之間。
接著,戴蒙不無感慨地說:“5周前的一個星期天,我在董事會上講,AIG、雷曼、美林會遇到很大的問題,當時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我說:“現在他們相信了,但為時已晚。”戴蒙聳聳肩,表示很無奈:“就算能預見也無法扭轉局面,現在出現了久違了的銀行擠兌、投資者不買票據和債券、銀行不貸款等現象,形勢很緊張。”
對各國政府的積極干預,戴蒙表示認可,並且堅信政府會最終勝出。但美國政府在這件事上的低效卻讓他不能接受,他說:“令我們蒙羞的是,美國國會沒有很快批准救市方案。”
我對戴蒙說:“後來救市方案透過了,股市還下跌,市場的信心還是很不足啊。”戴蒙回答:“當前市場的反應確實不佳,企業普遍感到財務壓力,幾乎喪失了信心。美國經濟將走向衰退,估計銷售額會下降5%左右,而企業盈利則會下降15%左右。”
第十三章 最大的贏家(8)
我注意到,近期美國各家銀行的存款普遍增多,但沒有人敢辦理貸款業務,對沖基金也被大量贖回。這可決不是個好現象,我把我的憂慮告訴戴蒙。他表示贊成:“現在我們的存款已經增加了1 000億美元,其實很多大公司都需要貸款。但這樣貸出去資金成本很高,風險很大,從長遠發展來看,現階段很難有合適的貸款機會。”
戴蒙預言:“對於美國來說,最好的結果是年末市場趨於穩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