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真到了南昌被圍困的境地,援軍的意義也就是讓朱宸濠玩圍點打援的遊戲罷了。
其次,麾下這支雜牌軍你讓他上陣殺敵還能賈下餘勇,釋放一下激情,真要等到被朱宸濠圍城,基本不用指望他們搞些易子相食,抗爭到底的感人事蹟出來——早砍了你的頭拿去當投名狀了。
最後,是基於對形勢的判斷。雖然大家平時怨恨政府,茶餘飯後都喜歡罵罵貪官,找五毛掐架,但朱宸濠既不代表社會的正義,又不代表先進的力量,不過煽動了一批愚昧無知或是野心勃勃的人替他賣命,而且現在進取不能,巢穴又失,人心已散,早已是強弩之末。
所以,王陽明下令:迎戰朱宸濠。
一百五十年前,朱元璋在鄱陽湖大勝陳友諒,從此奠定了奪取天下的基礎。
一百五十年後的今天,王陽明要在這裡書寫一段新的歷史,一段平定天下,名動天下的歷史。
這是一場書生VS流氓的戰爭,時維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七月二十四日。
陽明派都指揮使(省軍區司令)佘恩領精兵數百,支援伍文定,讓他二人從正面與閔廿四交鋒。袁州知府徐璉、臨江知府戴德孺則從左右兩翼夾攻。
閔廿四的船隊已經駛入距南昌不過三十里的黃家渡,朱宸濠的船隊則停泊在其後不遠處,遠遠望去,旌旗招展,連天蔽空,嚇得沿岸百姓紛紛扶老攜幼,逃得無影無蹤。
整整一天,鄱陽湖安靜得只剩下單調的蟬鳴,閔廿四左等右等也見不著一艘敵船。炎天酷暑,蚊子又多,士兵們開始罵娘。
使人疲憊的往往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粒沙子。伍文定先噁心了一把閔廿四,到了晚上才開始悄悄行動。
他繞過閔廿四的船隊,直撲朱宸濠的主營。
眼看燈火闌珊之處就是朱宸濠的座船,兩岸卻突然亮起了火把,喊殺之聲四起。
原來是閔廿四為了防止敵軍偷襲朱宸濠的座船而佈下的埋伏,這不能怪他,實在是王陽明太鬼,把強盜土匪都逼的不得不使陰招。
伍文定寡不敵眾,節節敗退。要知道這可是個知府,還是王陽明的主力,閔廿四自然不會放過這隻到嘴的肥鴨,下令全軍出擊,上萬人壓了過去。
閔廿四奮力追擊,沿途見到伍文定軍扔下的盔甲,丟棄的竹筏,正兀自得意,忽聞兩岸鼓號之聲連天,卻是徐璉和戴德孺設下的包圍圈。徐戴二人指揮船隊,將閔廿四圍在圓心,並不斷縮小包圍圈,向其撞去。
閔廿四兵敗如山倒,拼命突圍,僅以身免,帶著幾百個殘兵敗將硬著頭皮去見朱宸濠。
朱宸濠一開始聽說閔廿四又打了勝仗,正在追擊伍文定,非常高興,感覺勝利女神正在向自己招手。
可惜,朱宸濠臉上的笑容沒持續太久就凝固了——戰敗而歸的閔廿四灰頭土臉地出現在自己面前。
這一仗損失了一萬多人,朱宸濠極為惱火,卻不得不忍氣吞聲。他清楚越是這種危機關頭,越需要有人賣命。劉養正和李士實也就是幫幫腔,撐個門面;挾持的那幫江西官員更是各懷鬼胎,指望不上。所以,能靠得住的還是閔廿四和凌十一的真刀真槍。
心念及此,朱宸濠又想到了王陽明。這個讓他又恨又怕的不世之才若能為己所用,區區一個朱厚照,還不是手到擒來?當初如果晚幾天起事,派幾個獵頭公司再深挖一下,實在不行找黑道直接把他做了,也不至於落得今天這樣如喪家之犬一般。
天下憾事往往都離不開去感嘆“如果”二字。朱宸濠揮一揮衣袖,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一頁揭過去!
調整好情緒的朱宸濠上前拍了拍閔廿四和凌十一的肩膀,開始普及歷史知識:“勝敗乃兵家常事。當年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大小七十餘仗,每戰必敗。後來垓下一戰成功,始有漢家四百年江山。本王出師以來,有賴諸位浴血奮戰,所以勢如破竹,連克九江、南康二府。今偶有小挫,不必掛懷,可早回各船休息,明日與王守仁決一死戰。”言畢,將自己隨船攜帶的金銀珠寶悉數取出,分賞眾人。
金銀散而人心聚果然屢試不爽,軍士們手捧財物,感激涕零,山呼萬歲。
還是真金白銀實在。朱宸濠折騰了這麼久,也算想通了:跟王陽明鬥不想辦法,難道比命長?人固有一死,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朱宸濠豁出去了。
他下達了一道命令:九江、南康的守城部隊撤防,立刻趕來增援。
九江和南康是朱宸濠丟掉南昌後僅剩的兩個據點,這道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