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芸姊姊來不及告訴我,因那時我們已經到了邊關的閘口,關吏就叫她出去……
我和芸姊姊互相揮手道別,親眼望著她走出關去,她還回頭再向我揮於,等到我看不見她,就回來了。”
艾武道:“好極了,我們總算完成了使命……現在走吧!”
“且慢!”令公嚴肅地道。
樹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之聲,至少有—隊擁有十匹馬的馬隊。
不久,馬隊從林外的大道上馳過,直向邊關而去。
潞令公道:“杜姑娘,你快些進入車廂,恢復女人服裝,把你身上的男裝換下,從視窗丟擲來……武侄,你用刀掘土,掘—小坑……快。”
杜珍不知道潞令公的意思,但她看到他的神色有些緊張,就不敢詢問,連忙進入車廂,脫去了長服帽靴。把它們從視窗拋擲出來。
令公又道:“青侄,你把那些東西交給令兄,埋在地下,上面遮蓋野草,勿露痕跡。”
那時,艾武已經掘好小坑,兄弟倆人埋好衣服等物,又把泥土踏平,再加鋪野草掩護。
一切行動頃刻就緒,令公說一聲:“走!”他自己上車駕駛,艾氏昆仲也接著上馬,車馬出了樹林,向來路賓士回去。
他們快馬加鞭,馳騁甚速,走了不到二十里路程,迎面又來了一隊十匹馬的馬隊,馬上都騎著武裝軍官。
大道路面很闊,彼此無須讓路,雙方疾馳而過。
原來那時魔國京城衛已經發生了一樁間諜案件,衙門立即發出千里傳音,通知各方面邊關守將,扣留一切出國的人物。當然,東南方邊關鎮守使也接到了這個命令,但不知道為什麼原因,千里傳音的命令卻遲到了,這事使鬼煞李惇百思不解。
因此,時間不過相差了二盅茶時,姜芸兒已經安然出關而去。
李惇接到上述命令,吃了一驚,立即吩咐關吏封鎖閘口,不準人物車輛通行,一邊派兵出關追趕姜芸兒,同時又命令鐵騎追捕在關內陪伴她同到閘口的那個青年書生。此外,他又發了千里傳音,知照丁甲郡沿途官吏追查一個身穿藍色長服,頭戴書書帽,腳踏薄底青靴的年輕男子。
他等到追兵出發之後,還不放心,於是他自己就帶了兩名副將,走出邊關,駕起黑雲,從天空向三不管地帶進發,希望追回姜芸兒,押送回京。
那時,魔同情勢萬分緊張,丁甲郡境內檢查更為嚴密,尤其是對於出國的人物,不論男女一律扣留,另有許多自北向南的旅客,其中若干身份不明,來歷可疑,或證件不足的人,也都被捕,但對於自南向北的旅客檢查稍為放鬆。
丁甲郡來往過境的人物,日以萬計,當地官吏也記不清楚過客的面目,在三百里以外的中途,官吏們勒令阻止了潞令公向北進發的車輛,並且加以搜查,但隨即放行。艾氏見弟雖與潞令公和杜珍分作二批,大家假裝互不相識,但他們也不例外,受到官吏們的盤問。
其中一個小吏叫嚷道:“這個書童打扮的傢伙好像是昨天和那藍衫書生在一起向南去的。”
另一個小吏道:“不,不對,昨天過路的書童是白麵孔,現在這傢伙是黑炭頭。”
第一個小吏又道:“他的臉上不會塗墨嗎?”
第 二個小吏道:“那很容易,拿一大盆清水來,讓他們洗臉。”
艾武和艾青昨晚被女魅吐氣噴臉,兩人的面色都變成了黝黑。
他們洗過臉之後。並未把魅氣洗掉,面色好像是塗了一層淡墨似的。
如此一來,第一個疑心的小吏也就無話可說,立即叫他們走路。
因此,潞令公杜珍和艾氏兄弟依然分成二批,順利地透過檢查,一路平安。
且說芸兒出了邊關閘門,迅速地向前步行,大約走了不到半里路程,她進入道旁的樹林裡,開放了鳥籠的籠門,捧出青鸞,在它的頭上摸了三下,瞬息間,鸞身漸漸長大。她一邊把包袱系在自己背上,又拎了空籠, 一邊跨上鸞背,兩臂輕鬆地抱住鸞頸。忽然清風習習,雲霞環繞,鸞鳥展開雙翅,鼓動了幾下,鳥身漸漸向上飛起,頃刻直上雲霄,向南飛行。她騎在鸞背,感到平平穩穩,心裡覺得非常安定。
鳥飛疾,風聲烈,她舉目四頓,但見蒼穹遼闊,浮雲片片,下視地面,煙霧迷漫,地上景物,一無所見。她又望前瞻後,但覺宇宙浩蕩,渾無邊際,而自己處身天空之中,真是太渺小了。
過了許久,鸞飛更速,她又不知道仙國是在何處。懊悔自己剛才不曾向義父潞令公問明仙國的路程,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