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小濤在一起相處了一個小時十五分鐘,前半個小時我在討好他,後半個小時我能感受到他的開心,還有十五分鐘,他在用哭泣挽留一個他很難得到的玩伴。
媽媽們知道小濤是哪裡出了問題嗎?小濤的問題就是成長環境不好。對於小濤來說,他的環境就是每天24小時陪伴他的保姆。
從小濤奶奶的抱怨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保姆脾氣不好,她經常會生氣,生氣後不能自我控制,會把怒火發洩給周圍的人,或者是周圍弱勢的人。由於相對強勢的小濤的父母不經常在家,所以深受其害的就是小濤和他的奶奶。而小濤的父母對這個家庭中弱勢群體的處境幾乎不瞭解。
小濤父母看到的小濤對保姆的依戀,其實是因為在小濤的環境中他經常處於保姆的高壓下。保姆心情不好時會殃及小濤,為了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小濤會討好保姆,以免自己遭受更大的麻煩。同時,保姆又成了小濤的榜樣,他透過他能看到的,學習如何同別人相處。所以,他會對別人的招呼反應冷淡,他會有些許的暴力傾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渴望愛,在有人能溫柔地陪伴他、對他百依百順時,他那麼希望這樣的時間能長久一點。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照顧孩子的人很重要(2)
心理學認為,如果看護人的情緒不穩定,對待孩子的態度反覆無常,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般會努力調整自己的行為,觀察看護人的態度,來討好看護人,減輕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久而久之,孩子會努力隱藏自己內心的意願,而下意識地討好所有的人。這些孩子成年後,總是不自覺地看別人的臉色,揣摩別人的心思,為了贏得別人的好感放棄自我。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同別人相處,情商不高,最終他們會敏感、膽小、不信任別人,做任何事情都難以堅持。
但是,在小濤的事情中,我並不認為整個過程小濤的保姆有什麼錯誤,出了錯誤的是他的父母和奶奶。對於一個17歲的保姆來說,她自己幾乎也就是一個孩子,她不具有我們身為父母所具有的母性。她非常可能十分不喜歡小孩,做保姆對她來說就是一份工作。她的成長經歷告訴她,看孩子無非就是看著他,別讓他出事,而對孩子的愛和關心對她來說是完全沒必要的。她的生活中可能有很多的不如意、有很多的失落,她對人沒耐心、沒禮貌,這一切都反映在她平時同小濤的接觸中。但是,看到這所有的一切,小濤的家裡沒有任何聲音告訴過她,她應該怎麼對待小濤。比如請她對待小濤要有耐心,請她在小濤面前要剋制自己的情緒等等。沒人教她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等有一天一直對此置若罔聞的小濤媽媽突然張開茫然的眼睛看到事實時,她又非常氣憤,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保姆身上,認為保姆很不合格。問題在於,她事先有告訴過保姆什麼才是合格的標準了嗎?小濤的奶奶對保姆的一些缺點深有體會,但是她怕打破生活中已有的平衡,所以她小心翼翼地討好保姆,這無形中是在縱容保姆的壞行為。
所以,如果自己沒有時間可以親自看護孩子長大、必須要請保姆的家長,應該事先對保姆做好崗前培訓,至少給保姆列出一個工作準則,告訴他們哪些是家長不希望看到的,哪些是保姆要努力做到的。
有很多媽媽認為,請保姆就是把孩子無保障地交到保姆手裡,所以一定要對他們好,否則保姆會在背地裡欺負孩子。這種心情我真是很能理解,因為我也曾經對家裡的保姆百般順從,生怕讓她記恨報復在我孩子身上。可是我發現,我越這樣保姆越是難以管理。她可以毫無愧色地跟我提各種各樣的要求,如果我拒絕她就會非常不高興。我希望她能有的自覺自律,在她身上根本就看不到。我覺得她既然出來工作了,就是職業女性,至少應該遵守基本的職業規範,可我漸漸意識到,我的這個想法分明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大多數的媽媽都只敢要求保姆盡心看護好孩子,別出意外,對孩子要好,要溫柔,要體貼,要讓我們的心肝寶貝健康愉快地生活。如果萬一有幾個保姆具有一點育兒知識,能按照孩子的心理來對待孩子,那媽媽們真是覺得自己什麼時候燒了高香,睡覺都能笑出聲來。但是問題在於,每個人對好的標準是不同的。保姆會說:我對孩子夠好了,不打不罵,你還要怎麼樣;家長會說,你對孩子不理不睬,這不就是冷暴力嗎!保姆又說:什麼冷暴力,就你們事多,我連聽都沒聽過。家長想,我對你這麼好,就是要讓你對孩子好,讓你自覺,替我解決後顧之憂,專心照顧孩子,可是你怎麼就利用我的善良,不好好做你的工作呢!保姆心裡還嘀咕呢:這些事情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