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5)思科(Cisco)裁員8000人。
歲暮天寒,令人聞之膽寒,顯然,更大的風暴還沒有來臨。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宣佈美國正式進入衰退期,一般而言;經濟衰退時市場需求減少,消費低迷,導致物價指數下降,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降低。
txt小說上傳分享
偉大的工業科技革命
歷史見證,人類迄今為止經歷了三次劃時代的工業科技革命,對歷史的程序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18世紀60年代起源於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經歷了近百年的蹉跎歲月,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的時代。
這次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於19世紀70年代的德國,同樣也花了近100年的時間實現了科學技術在四個方面的深層突破,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等)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發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超級大國美國,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機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其主要標誌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
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歷了近200年的科技歷史不斷進化的週期,奠定和搭建了科技變革與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廣闊平臺。
第三次科技革命則將前兩次工業革命奠定的基礎、整合的資源和累積的成果在更廣闊的平臺上發揮和使用到極致,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參天杉刺破不了青天
就像人不可能長生不老經久不衰,人類社會從來沒有、也不會出現“科技永動機”。
科技的發展不可能遵循“永動機”幻想的運轉原理,無限制地擴充套件無節制地運用,直到永遠,它應該遵守某種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難以預見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資訊科技革命,其蓬勃發展的週期不到幾十年便如夕陽西下,幾乎走到了盡頭。
20世紀90年代初閃亮登場的計算機、通訊技術以及之後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遺憾的是,截至21世紀初,還不到10年的時間,“高科技泡沫”便如遺傳密碼事先約定般一個接一個的驟然破滅,科技公司倒閉浪潮接踵而來。
又一個10年即將過去了,2000年初受“高科技泡沫”打擊的無數企業仍然忍受著嚴冬的煎熬,幾乎無一破繭而出重返高位,無一例外地前途難卜,苦苦掙扎。
2008年,作為世界高科技中心的美國矽谷,竟沒有一家科技公司掛牌上市。
儘管如此,高科技仍在無孔不入、無所不在地變革和發展,各國政府對高科技的發展繼續投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和扶持,風險資金排山倒海般傾瀉於高科技領域。
科技創新絲毫沒有遞減的跡象,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遞增,生產能力的大大增強和經濟全球化使世界變得更平,競爭更激烈。
“供需平衡”是經濟規律也是自然規律
高科技作為飛速發展的生產力,必須與人類社會相應的消費能力對接,才能維持供需系統的基本平衡。否則,危機便自然而生。
次貸危機最根本的原因,不就是由於金融業產能過剩,過度開發金融衍生品刺激房地產消費,最終導致供需失衡資金鍊斷裂繼而引爆為金融危機的嗎?
由於人類消費能力的增長十分有限,現代科技產品不斷更新換代的慣性在飛速行進中逐漸撞擊消費底線,出現了人類自身作為消費者無法改變和逾越的“臨界線”。
比如說,人類本身對科技產品的使用和消費基本維持在一個常數的範圍內,嚴格地受制於人體使用功能的生理特徵、收入水平和興趣愛好等限量的制衡。
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