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葉敬忠:兒童都願意跟父母一起生活。但是我們調查的51%的兒童不願意跟父母到城裡去,而是願意父母回來。第一,他們說城市是另外一個世界,怕到城裡以後融不進去;第二,他們覺得父母外出務工已經是很辛苦的事情,要給家裡寄錢,自己再出去,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負擔。我們天天生活在城市,可能覺得城裡生活就是這樣,可是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它是很陌生的,有一種畏懼感。所以一般的兒童不願意跟父母一塊到城裡生活。
子 墨:父母呢?更願意把孩子帶在身邊還是留在家裡?
葉敬忠:我覺得父母在做這個決定時,主要不是考慮願不願意的問題。大部分父母肯定願意跟自己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們必須面對現實。本來家裡比較窮,出來打工是為了掙錢養家,把孩子帶到城裡需要一大筆費用,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孩子在哪兒上學啊,在哪兒住等等。他自己在城裡隨便找個工棚就能住,流動性很大。如果帶了孩子,面對的問題就很多,費用也高。所以很多父母沒辦法把孩子帶在身邊。
留守兒童(4)
子 墨:“留守兒童”的性格會跟“非留守兒童”之間有明顯不同嗎?
葉敬忠:從表面上不太好看,這與父母外出打工的時間長短有關。有的剛出去1年,有的已經10年了,孩子的心理狀況肯定不一樣。我們沒做過心理方面的對比,但是學校包括不少監護人反映,有的“留守兒童”在父母離家後變得非常孤僻,性格古怪,不愛說話,心理上產生一些差異和扭曲,畢竟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完整的、有愛的家庭生活。愛是很重要的。兒童在小時候能夠得到別人的愛,能夠體會到愛的重要性,他將來長大才可能去愛別人。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老”。小時候形成的性格影響他一輩子。這麼大的“留守兒童”
群體,在心理上得不到家庭的愛,在遇到困難時沒有得到家長及時的關注,在留守兒童161 這種情況下,我不太願意想象孩子將來長大會形成一種什麼樣的心理。他認為這個社會是有愛還是沒有愛?愛是重要還是不重要的?他沒有完全體會過。
“留守兒童”儘管因家長在外打工掙錢“留守兒童”寫給爸爸媽媽的信能在吃飯、穿衣、上學上有一定保證,但是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得不到應有的滿足。根據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留守兒童”對目前生活狀況不滿意,有58% 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快樂。
子 墨:孩子留在家裡,父母擔心嗎?瞭解孩子的生活狀態嗎?
葉敬忠:父母面對的現實很無奈,但也有一些父母可能沒考慮這麼深。為什麼?我覺得人都是這樣,在面臨緊迫的生計需求時,第一個考慮肯定是生計問題,他不太能夠在生計還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去考慮更深層的兒童心理安全問題。比如我們在陝西遇到一對姐妹,她們在窯洞裡住,有一次發洪水,姐妹倆在窯洞裡看家,洪水都漫過孩子的肚子了,她們的舅舅才把孩子救出來。後來孩子父親打電話回來,家人說沒出什麼問題,他也就沒回來看一看。兒童經歷了這種情況,肯定受到驚嚇,心理會出現問題。可是父親考慮不到這麼多,他緊急要做的是把工作做好,掙錢供孩子上學。許多人都認為我出去打工不就是為了孩子嘛。確實如此,可是一個孩子面臨的不僅僅是上學問題。我覺得從大的角度看,“留守兒童”問題不應該作為一個家庭問題,它其實是社會問題。
他們寂寞的成長曆程,記載著這個國家城市的繁榮和鄉村的貧窮,以及由此產生的孤獨感和是非觀。作家劉醒龍曾說:“這個世界裡,還有什麼比鄉土更孤獨!”那麼在鄉土上,還有什麼比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更孤獨呢?
——摘自一個“留守兒童”課題組工作人員的筆記
子 墨:您調查了這麼多“留守兒童”,看到他們,您自己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葉敬忠:最大體會是能感覺到“留守兒童”心裡的那種孤獨感,讓我們覺得家庭完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陝西有個小女孩,我們第一天在她家住完以後,跟她說我們這幾天不走,要在村裡組織別的活動。有一天我們從一個男孩家裡調查完出來,發現這個女孩就在人家門口站著。她問:“叔叔阿姨,你們還去我們家嗎?”我們當時就覺得這個孩子太孤獨了,太需要關注了。你能夠從她的語言表情中體會到她對親情的渴望,對家庭完整的渴望。另外,兒童的世界跟我們成人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看一個桌子椅子,是從上面看;兒童可能從跟椅子桌子同樣的高度看,或者從下面看。他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