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六十七章 千年大計

第六十七章 千年大計(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的地方,先挖出深六尺、寬八丈以上的平行旱渠來。”

劉三刀一句廢話也沒多問,聽了之後只是滿口應承著便去招呼人施工了:“好嘞,卑職這便去安排。這法子果是又穩妥老成,又頗見新意,看來提速個幾成是沒問題了。”

劉三刀自去不提,現場留下蕭銑繼續在檢視勘測資料,另一旁跟著蕭銑來旁觀的縣丞陸鴻鳴卻是聽得有些摸不著頭腦,少不得湊上去問:“蕭縣令,劉主簿恰才說的……下官卻是聽不懂呢。見他也不多問,卻一說就懂該怎麼做,倒是……著實業務精熟。”

蕭銑淡然一笑,合上勘測賬目,對陸鴻鳴解釋說:“劉主簿也是京裡原本在將作監呆了多年的了,說到疏浚木作,自然比外官精熟。某恰才交代的方法裡頭,因為只有使用爬犁船、鏈鬥船直接溼法作業是新創的舉措;而另一邊,讓民夫們沿著舊河挖平行深渠,卻是古已有之的做法。

開皇三年宇文大匠開廣通渠時,便是在渭水邊挖的平行的廣通渠,到最後廣通渠成,也沒有用到渭水的河道。宇文大匠那也是嫌棄渭水雖寬但險灘太多,蓄保水深不易。當年宇文大匠修廣通渠時,劉主簿已經在將作監親身經歷了,因此如今自然不用本官多說,略略把區別的地方提點一下,他就明白怎麼安排了。”

陸鴻鳴恍然大悟,少不得再吹噓:“那也著實算是能吏了!大人麾下,也是強將無弱兵。”

從三月十八這日開始,劉三刀便指揮著兩萬多徭役民夫埋頭苦幹,蕭銑也少不得讓縣丞陸鴻鳴搭把手管管後勤排程之類,他自己也要經常親自巡查工地,督辦各種細務,本縣其餘政令,倒是一時之間幾乎無人來得及打理。

這兩萬多民夫裡頭,有五千人是從杭州各縣的城市人口裡面擠出來的壯勞力,也就是屬於原本服役前便是非農業人口。裡頭有力棒、水手、行腳商、工匠各種職業,相對來說多少有點兒一技之長,或者純是賣力氣的,比農夫要容易訓練。這些人蕭銑從開春就開始集中使用,如今已經調教得相對熟手了。在蕭銑的計劃裡,這些人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六十日徭役期限”的問題了,反正全程都是朝廷出口糧,六十日到了之後哪怕額外給這些人糧食養家、再略微給些錢僱傭,也定要留下。剩下的兩萬人隨到隨走,全看農閒農忙、朝廷法度。

挖了堪堪將近五十天,杭州這一側的平湖塘一百二十里長、六尺深旱渠總算完工;湖州那邊,麻叔謀的徵調的民夫也把五十里華亭塘旱渠堪堪挖了出來。從長度上來說,這兩段河道平行的旱渠已經佔到了江南運河南段全程的六成左右。但是因為吃水深淺只佔到朝廷要求的一丈五尺的四成;而寬度方面即使加上原來現成的平行河流,合起來也只有朝廷要求的一半多,所以幾個資料相乘之後,純從施工的土方量上來看,只完成了運河總施工的十分之一多而已。

當然,這還沒算用挖泥船在現成的自然河道上挖深拓寬的那部分作業量,因為八十多艘挖泥船的幫助,自然河道內雖然只有五千人施工,但是挖土量比另一邊旱地上手工挖掘的兩萬人也慢不了多少,五十天作業下來,已經把華亭塘和平湖塘的自然河道深度挖到了一丈深,再往下,因為水位變深之後,挖掘阻力增大、鏈鬥式轉輪直徑不加大的話,就很難再夠到河底,所以效率開始直線下降。

可是即便如此,把兩部分的工程量資料相加,看起來貌似也還是不夠進度的,如果不加速的話,或許要十五個月,或許要一年半才能完工。

蕭銑當然不可能沒有別的動作。所以五月初九這天,在距離夏季農忙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候,他提出了新的施工方案調整。

“在華亭塘上游堆築圍堰,截斷華亭塘本身大部分水流,僅留四尺深引流渠缺口。另讓民夫挖通華亭塘上游與平行旱渠之間的堤防,把大部分河水引入旱渠。一旦旱渠內吃水超過四尺,便調撥一半挖泥船進入旱渠爬犁鬆土、挖土作業。”

聽到這條標新立異的施工方案指令的時候,包括原本在將作監幹過的劉三刀都聽得呆了——包括宇文愷在內,自古都沒有人這麼挖運河的。挖運河,哪有不直接一次性挖夠所需深淺寬窄,然後再放水的?哪有挖了一半深度之後,先放水淹了河道,再深挖的道理?那不是平白增加施工難度麼?縱然捨不得現有的自然河道的寬度、深度,想要合併兩河,也該到最後才推倒兩條平行河渠之間的堵坡,然後挖平推到兩岸才是。

可是人家才是頭兒,是立了軍令狀的正主。蕭銑如此堅持,劉三刀和陸鴻鳴自然也只好依葫蘆畫瓢照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