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創造謀反溫床(第2/3 頁)
快。他可是深知,荊楚之地歷史上如今雖然還安穩,可是嗣後也是會亂起來的,也就是比江西的林士弘晚作亂一年而已。當然了,本時空的林士弘之亂被他用計提前誘導爆發然後撲滅了,順帶著還把江西納入了他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林士弘這個參照物自然是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了。
那麼,歷史上在荊楚作亂的反賊是誰呢?不用說,便是他蕭銑本人了——
歷史上的蕭銑,沒有被穿越附體那個,在大業年間一直在江陵附近做地方官,後來大業十三年的時候,岳陽的兩個府兵中的都尉、校尉級別的軍官董景珍、雷世猛帶領府兵造反,殺了岳陽郡守起事,然而董景珍、雷世猛二人都是粗人武夫出身,在本地既沒有威望又不懂治國,起兵後短時間內發現除了岳陽一地之外,根本發展不開地盤,於是二人商量了一下,覺得還是要擁立一個威望較高門閥較響的名士為主(實際上是當傀儡)。以招撫人心,才能幹成大事。
董景珍和雷世猛商量的結果,便是擁立西邊江陵郡的地方官蕭銑。因為蕭銑是西梁皇室後裔,而江陵附近的荊楚八郡之地。曾經是西梁的國土,所以歷史上董景珍雷世猛拉到蕭銑這杆大旗之後,都不用興動刀兵,光靠蕭銑的名號就在數日之內拉來了幾萬從軍之人,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荊楚八郡之地。
當然了,後來史書多有評價蕭銑此人並非英主,只因為他頗為多疑好殺,弄得手下大將紛紛離心離德。最後才被李淵擊敗。但是這件公案其實得從兩個角度分析:蕭銑被軍頭們擁立的時候,其實是毫無根基的,他只是一個類似於漢獻帝級別的存在。你要指望一個漢獻帝級別的君主不對曹操級別的軍頭動疑心,動殺機,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蕭銑不那麼做,毫無根基的他肯定就是活得比漢獻帝還慘了,說不定就和被陳友諒一錘子秒殺的徐輝祖或者被朱元璋幹掉的小明王一般。
遠的且不去扯,現如今這個時空的蕭銑,因為他本人這個最大的蝴蝶效應的緣故,所以荊楚之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動亂肯定會有很大的變化。甚至於因為缺少一個名號響亮的傀儡,連按時發動都做不到。如此一來,蕭銑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便是坐視這件事情就此消弭,最好荊楚之地將來也不要發生兵亂,等到自己收拾了中央殘局之後,那裡再和平的納土歸降自己——相信以蕭銑的招牌,如果他到時候在揚州和丹陽豎起旗子了,要想荊楚之地歸順自己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第二條路子,便是給那裡即將出現的亂賊送去一個新的旗幟——這面旗幟不需要本人多有才能,只要他出身好,姓蕭。是自己的族人,那便夠了。兩者權衡之下。蕭銑還是決定選擇這第二條路子。
畢竟,收服楚地的早晚並不重要。但是,到時候給自己一個合適的機會和名義離開揚州和丹陽,卻顯得非常重要。
現如今,蕭銑最期望的名正言順讓自己把持朝政、正式成為東南之主的法子,就是讓宇文化及如同原本歷史軌跡那樣,幫蕭銑把楊廣這個他自己不好意思動手幹掉的老丈人給殺了。然後好幫蕭銑把老婆和姑姑的仇恨值都拉過去,免得將來蕭銑改朝換代之後家宅不寧。
對於蕭銑來說,最完美的上位方式,是在宇文化及弒君之後,扮演為楊廣報仇的那個忠臣孝婿的角色。
可問題是,歷史上宇文化及手握江都的驍果軍兵權,最後還需要司馬德戡和宇文智及倆傢伙的不停慫恿才敢動手。現如今局面可是大不一樣了,蕭銑手握的江東軍萬全不是驍果軍的體系之內,而且好歹也有七八萬的賬面精兵,以及同樣規模不小的私底下力量。唯一一點蕭銑不如宇文化及的地方,無非是蕭銑的兵馬平時是屯駐在長江以南,管不到揚州城裡的防務,不如宇文化及近水樓臺而已。
但饒是如此,這麼強大一支力量在一旁盯著,以宇文化及的膽量是否還敢繼續冒這個天下之大不韙,就很難說了,說不定宇文化及就慫包了不敢動手,那蕭銑豈不是被憋死了?
所以,蕭銑需要一個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在江東地區爆發的定時炸彈,而且這個定時炸彈的爆發從明面上看最好蕭銑還有一定的過錯,甚至因此被楊廣痛罵責罰降職都無所謂(反正楊廣只要一死,他死前下的降職詔書也就沒什麼意義了)。同時,要能夠讓蕭銑順理成章戴罪立功帶兵出去剿滅那股亂賊——如此一來,丹陽雄兵盡出,江淮之間宇文化及一家獨大,他才有可能有謀逆的膽子嘛。
別覺得這種想法很不可思議,歷史上的宇文化及就是這麼一個僅求自保的慫包。從宇文化及殺了楊廣之後不敢在江都久住,直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