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創造謀反溫床(第1/3 頁)
一刻鐘之後,丹陽城內蕭銑的江南道經略府內。蕭銑和虞世基對坐飲酒閒談。
已經是攤牌討價還價的時候了。
虞世基也很上道,直接開口相詢:“不知對於陛下恰才提到的賞賜,蕭駙馬有什麼想要交代的麼?只要不違逆陛下,虞某自當行這個方便。”
蕭銑抿了一口甘蔗酒,字斟句酌地先反問了一個鋪墊的問題:“虞侍郎,咱也明人不說暗話。你覺得自從李密、杜伏威切斷南北音訊之後,關中、河東之地,如今果已演變得如何態勢了?”
虞世基下意識地一所腦袋,謹慎地說:“虞某兄弟都不通兵法軍略,天下大勢演變,如何猜得出來。這些話語,沒有確鑿證據之前,還是慎言的好。”
蕭銑撫掌大笑,笑得虞世基有些心裡發毛,“虞侍郎欺我!若是真個毫無想法不敢揣測,虞侍郎為何以‘不通兵法軍略’為由頭搪塞?說明虞侍郎心中隱隱然還是覺得,南北訊息斷絕之後,關中、河東等地定然也會有豪強並起、興動干戈,蕭某說得可對?”
虞世基啞口無言,所幸蕭銑也不是真的要讓虞世基難堪,所以沒給他反應的時間,馬上就自言自語接話兒下去,繼續說道:“虞侍郎也別覺得音訊就真個徹底斷絕了,雖然關中經河洛而往江淮的道路果然被李密、杜伏威等截斷;但是關中出武關、通楚地的道路,還是可以輾轉把一些訊息傳遞過來的。只是這條道路輾轉險遠,還要經過荊楚、江西,才能傳到江東。蕭某忝為揚州內外侯官總管,手下也有豪商行商江漢、至宛、襄,近武關。所以風聞過一些近況——關中有秦州賊薛舉起兵,又有……陛下的表兄、唐公李淵假借平叛之名,行謀逆之實。只是如今這些訊息都是蕭某這邊得來的。一來缺乏佐證,二來事關重大。沒法向陛下確認說知。不過不用一個月,此論定然在江淮軍中散佈,縱然蕭某想要封鎖訊息,也是做不到的。”
“什麼?是李淵背棄皇恩,興兵作亂了?李閥根深葉茂,非同小可,尤其是陛下代表的朝廷,如今已經捐棄北人。關中秦人人人怨懟,若是李淵打著優待秦人的名號,定然為禍甚烈!”虞世基驚訝之餘,見識眼力倒是依然不凡,兩句話就說出了切中要害的判斷。
“虞侍郎所言不錯。也正是因此,蕭某不能看著八叔深陷火坑,再留在兩京之地賦閒軟禁。才上趕著要陛下給八叔一個官職,免得落於賊手。其餘原本留在北地的蕭氏閒職子弟,也多需安置。”
“蕭駙馬都把話說道這個份兒上了,虞某自然鼎力相助。不過國舅的官職。陛下是親*代了的,留在房陵留守,虞某便不好再幫著爭取了。其餘人等。只要不越級,任從駙馬吩咐。駙馬也別怨恨陛下,房陵之地,也是有講究的,凡是有前朝親貴宗室之稱的人,起復時無論是軟禁還是真個重用,都以房陵為始。先廢太子楊勇,便是廢為房陵王,西梁末帝蕭琮——也就是駙馬的大伯。當年遜位歸隋時也是安置在那裡。這一點,還望駙馬知曉。”
“這個事兒某自然省得。不會怪罪虞侍郎的。而且房陵之地好歹靠近襄、樊,地處秦嶺兩脈之間。遠離戰亂之所,倒也是個避禍之地,只要能夠幫著八叔離開兩京,就足夠了。其餘人麼,某也說幾個安排:
大伯父的遺子蕭鉉,也就是某的大堂兄,原本朝廷委派官職為襄城郡通守;而如今襄城郡地處王世充與竇建德的地盤夾縫之間,不用一年半載,說不定竇建德勢力再擴張之後,便會朝夕難保。與其等著他失土問責,還不如趁機調到南方安穩的所在。其餘六叔留下的兩位堂弟蕭鉅、蕭鈞也有在京師閒散的,若是能夠調到地方實用,蕭某自然感激不盡。”
虞世南思忖了一下都沒什麼問題,也就直截了當讓蕭銑開價了:“不知駙馬屬意哪塊地方呢?”
“又要安穩不被戰亂波及,又不想被朝中政鬥捲入,如今這時間,也就只有荊楚之地,或是嶺南、蜀中可以選擇了。然而嶺南多煙瘴,乃是流放罪官之地,能不去當然是不去的好。剩下的,也唯有荊楚、蜀中,虞侍郎覺得哪兒方便就好……尤其是大堂兄蕭鉉,某覺得最好可以在江陵附近擇一處安置……畢竟我蘭陵蕭氏自從西逃以來,在江陵綿延三代,蕭鉉嫡派長子,如果能夠歸省祖宗墳塋所在,也是全了我等孝道。”
“江陵之地……不是虞某說嘴,只怕有些忌諱啊。不如就近略微避開一些,駙馬以為如何?”
“那就安置在嶽州、潭州皆可。”
“既如此,便放在岳陽好了。”虞世基也不矯情,幫蕭銑定了下來。
蕭銑聽了,心中暗自一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