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細問明白了才行。你帶領五城兵馬司的人強闖貢院,是事情的開端,本官自然要從這裡開始問。”
吳淡暉心頭一跳,自覺從這一面入手案情對他十分不利。於是便道:“本官得到訊息,本次科考的考題洩露,情急之下故而帶人前往。現下舞弊的證據已經搜捕到,還請於大人趕緊詢問舞弊的舉子,是何人將考題洩露的才是。”
於光愷露出一個極淡的笑容,略帶諷刺的道:“吳大人。本官身為大理寺卿,自會秉公辦案。方閣老、黃大人、武成伯都在此處旁聽,你就不必擔心本官會徇私枉法了。至於辦案的程式……吳大人,你沒在刑部、大理寺待過。不知道這裡面的規矩也情有可原。現在,請回答我的問題。你可是在沒有聖旨的情形下就帶領五城兵馬司的人強行要求進入貢院?”
吳淡暉心神一凜,開口辯道:“於大人,你不問那些舉子是在何處買的考題?考題是由何人販賣?洩露考題的主犯是誰?反而在此糾纏細枝末節,是何居心?莫非你有私心?”
於光愷似笑非笑:“吳大人沒有聽懂本官的話呀。本官再說一遍。本官問案,自有前後順序,不勞吳大人置喙。吳大人若是覺得本官辦案不公,只管事後向皇上參於某一本就是。只是現在吳大人若是再不回答本官的問話,本官就要置你藐視公堂之罪了。”
吳淡暉面色鐵青:“你敢”
“咳咳”就在這時,黃庸行咳嗽了兩聲,銳利的看向吳淡暉,口中嚴厲的道:“吳大人,這裡是大理寺。你還是先回答於大人的問題。其餘的,以後再說。”
頓時,吳淡暉如同被冰水澆了一身,心下透涼。這是要他先揹負罪名啊這舞弊一案即使他們這一方勝利了,他吳淡暉也要背上個目無法紀,私闖貢院的罪名。他的仕途……
黃庸行說完後就不再看他。事情走到這一步,於光愷的目的很明顯。不管陰謀者是誰?勝利者是誰?他這裡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秉公辦事。事實上,要不是因為他有這種特質,承慶帝又怎麼會將這麼重要的案子交到他手上來審理。於光愷不屬於任何一方,他這麼做,誰都挑不出刺來。大不了事後再向皇上求情就是。只要他們這一方勝利了,想繼續做官還不容易?
吳淡暉面若死灰,只得低聲承認:“是。”
一旁的書記官奮筆疾書,將口供記下。
於光愷又問:“既然事出急迫,吳大人帶人前往貢院時,可有同時派人向皇上稟報請旨?”
吳淡暉默默的看了一眼黃庸行,低聲道:“有。”
“哦?”於光愷問,“派的是何人?何時下的命令?此人現在何處?”
吳淡暉說了一個名字。於光愷命人傳訊。很快,一位監察御史被帶了上來,他看了一眼吳淡暉,回答道:“吳大人從五城兵馬司出發時,就吩咐下官去宮中報信。只是今日有朝會,下官一時沒來的及。”
於光愷又問:“那你是何時到宮中的?又是在何處等的,可有人證?”
那位監察御史說了個時間、地點。又說有守宮門的侍衛可以作證。
傳了侍衛上來,那侍衛道:“這位大人在宮門前轉了良久,並不曾入內,也不曾詢問。”
於光愷冷笑:“既是擔心打擾朝會,豈有不詢問之理?你們有膽子去闖貢院,卻沒膽子進宮請旨?”他不屑一顧的轉過頭,吩咐書記官:“將疑點都記下來。這些事陛下自有決斷。”
在一旁站立的蕭炫此時不由讚歎一聲。於光愷這一招好。強行逼問無用,反而容易被反咬一口。只將疑點記錄,送呈御覽。皇上只要起了疑心,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難怪此人能將大理寺卿這個位置坐的如此之穩——
正文第五十二章會試風雲(三)
第五十二章會試風雲(三)
吳淡暉已經沒有了剛開始的神氣,整個人身上透出一股頹喪之氣。
於光愷面色平靜的轉問闖貢院事件中的另一位當事者:“何指揮。吳大人來調動人馬時,可有帶兵部的調令?”
何飛頓時傻了眼,支支吾吾:“這,這……吳大人說事急從權,他會去補辦調令的。”
吳淡暉閉上了眼睛。
“……是嗎?所以你就不顧軍紀,擅自調動兵卒。這罪名你可認?”於光愷眼中露出極淡的笑意。口吻卻越發凌厲,將何飛問的幾乎要崩潰,大叫道:“你不去問真正的犯人,在這裡盤問我們做什麼?於光愷,你和他們是一夥的吧老子是功臣,老子辦得事是為了朝廷的尊嚴”
黃庸行大怒:“這人竟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