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頁)
忙著分家,女人們喜氣洋洋的時候。孫承和很鬱悶的離開家,去找朋友喝酒解悶。他需要好好想想。
江涵不在、薛凝之不在。他和齊靖不怎麼親和。顧朗夫妻忙著準備去西北,武成伯家那攤子的事就夠忙亂的。長安城裡他幾年沒長住,親近的人也沒幾個。
找來找去,找到了表弟陸信。陸信正好也苦悶著。他如今倒是不在西苑當侍衛統領了,東陽侯陸震眼見著親近女帝無望,找關係將他換了下來。如今賦閒在家。
兩個同樣苦悶的人約夥著去了百花坊,開了個包間開喝。然後一喝就喝高了。陸信大著舌頭吐苦水:“你有什麼好煩的?你如今是功成名就了。你滿長安城的打聽打聽,誰敢不買你的賬?你媳婦這是怕惹你生氣,才變著法子的瞞著你。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孫承和酒量還不錯,在西北這些年練出來了。腦子還算清醒:“心裡的想法不和我直說,拐著彎子盤算還有理了?她是我媳婦,又不是外人。媳婦都跟我繞花花腸子,這日子還是日子嗎?這般過著有什麼意思?”
“怎麼不是日子了?”陸信噴著鼻息,“就算是假裝的,那你媳婦還願意對你用心思不是?你沒瞧著我那口子。連假裝一下都不屑,成日裡一張冷臉,嫌我沒出息。你以為這樣的日子好過啊那咱倆換換?”
兩人你一眼我一語,喝了個痛快。當晚就歇在了百花坊。
孫承和一夜未歸。蕭曼等了一夜,直到早上才等回了人。之後便知道了孫承和是在百花坊過了一夜,氣的臉當即就青了。還沒言語,恰巧宮裡傳了旨意,讓她帶著蕭家的三個孩子進宮面聖。
葉明淨當然不能任由蕭炫的三個孩子就這麼住在慶國公府。蕭炫繞了個彎子,那是愛妹心切,她還得把人接進宮。
關於蕭寶成的教育她想好了,十四歲的孩子在這個時代已經可以算大人了,直接送到國子監去讀書。蕭寶成作為未來的靖海侯世子,無需參加科考,他的學習,應該更側重於實用。
三個孩子得有住處,那也是現成的。她家親孃懿安太后正嫌寂寞,多三個孩子作伴,樂還來不及呢。至於懿敬太后,葉明淨沒有考慮。主要原因倒不是歧視,而是懿敬太后本身的性格比較進取,遠不如懿安太后平和。小孩子家,本就遠離父母,孤零零的在京中相依為命,還是跟著寬和的長輩一塊兒住來的舒心。
蕭曼沒什麼意見,此事也輪不到她發表意見。現在的葉明淨不同以往,說一不二。帝王強勢之姿越來越重。
葉明淨和她說完三個孩子的安排。見她臉色不好,想到剛剛內侍傳過來的話:孫承和一夜未歸。也就明白了原由。沒說什麼,直接讓她帶著孩子去後/宮見懿安太后。
等政事處理告一段落了,才吩咐馮立去查詢一下這事。隨著葉明淨權勢日盛,計都也越發忙碌。有些小事,她就直接讓馮立去辦了。
馮立記下。葉明淨忽然又想到另一件事:“對了,天波衛中有沒有記載歷代事件的冊子之類的東西?”
馮立莫名:“天波衛都是替陛下辦事的,歷代的事件密檔中都有記錄。”
葉明淨頓了一下,知道自己的詢問方式不對頭。只能換個說法:“朕聽說,曾有一位女子天波衛,懷了當時帝君的孩子。朕以前竟沒聽過……”
馮立頓時恍然大悟:“那是在刑罰記錄上記載的。”目光就多了幾分複雜,“陛下可要觀看?”
葉明淨點頭:“拿來我瞧瞧吧。”
冊子很快拿來了,厚厚一本,裡面的每一件記錄都可以構成一個小故事。她當成故事書,看的津津有味。
另一邊,馮立吩咐手下去百花坊打聽孫承和事件。吩咐完畢,就看見剛回宮的計都。計都身上帶著初春的寒氣,見著他就問:“你拿刑罰記錄幹什麼?”
馮立的回答意味深長:“陛下要看。”
計都一愣。周身氣勢瞬間隨之一變,臉色陰沉。
馮立笑容可掬:“別這麼殺氣重重的,我可不是那不識趣的人。陛下是女子,她不說,誰知道孩子生父是誰?我可犯不著討那個嫌去。”
在馮立看來,葉明淨肚裡的孩子生父不詳只是官方的說法。事實上,孩子怎麼可能沒有父親?而這父親人選最有可能的就是計都。不過,計都到底也是吃了一段時間藥的,孩子是不是他的。他也斷不準。
可剛剛陛下提到了刑罰記錄上的那件事,這麼一看,孩子十有八九就是計都的。
天波衛的守則,在成立之初都是嚴格執行的。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