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4 頁)
孫承和沒有發現親哥哥的失常,他樂呵呵的來到孫晟的書房,卻發現孫顯也在。
“大伯,父親。”老老實實的請安、行禮。
孫顯和孫晟互相對看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無奈。不約而同的開始為孫承和日後的仕途擔憂。
孫晟最先開口:“陛下賜給你的宅子,你打算什麼時候搬過去?”
孫承和笑嘻嘻的道:“父親和兄長們都在這兒,我搬到哪兒去?我和曼兒說好了,還住家裡。那邊就先派幾個家人過去看著。”
孫晟的表情高深莫測:“你媳婦怎麼說?”
“曼兒自然是聽我的。”孫承和挺起胸脯,嘴角翹的高高,眼角眉梢都是春風得意——
第兩百六十四章相信
孫晟嘴角抽了抽,很懷疑的問:“真的,她就沒說什麼別的?”
孫承和一臉理所當然:“她能說什麼?曼兒明事理的很。”隨即又補充,“對了,她讓我多照顧些寶哥兒。寶哥兒在外院,她過問不便。我正想找大哥說說……”
慶國公孫顯立刻就“呵呵”的笑出了聲。孫晟則是臉都扭曲了,恨不得抽他兩下子。可惜兒子今非昔比,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可下了面子。只能恨鐵不成鋼的教導:“你媳婦都比你看的清楚。你以為陛下為什麼賜你宅子?和顧朗一般封賞是其一。這其二就是,陛下希望你能搬出慶國公府。”
孫承和一呆:“為什麼?”之後又是一驚,“咱們家有什麼不妥嗎?”
“咱們家沒什麼不妥。”孫顯開口,“只不過,世代公卿之家出了你這麼個輔國將軍,兩個有爵位的家族並住在一起太過顯眼。最重要的是,蕭世子的三個孩子也在這裡。無形中一來,三家勢力聯絡的就太緊密了。”他嘆了口氣,“小五啊,你如今出息了,大伯只有高興的份。這般分開來是喜事。”
孫承和如同捱了一記響雷。他不笨,若真的一點兒心眼也沒有,哪裡還能帶兵打勝仗?兵者,詭道也。孫承和不單純,他只是一時沒想到。沒想到“家”這麼一個休憩寧靜的港灣,也會被朝局的風暴所侵蝕。
皇帝的心思和做法,作為臣子,他能理解,也只能理解。而最最令他沒想到的,是蕭曼的態度。前後稍一連貫,他就明白了。蕭曼不願住在慶國公府,她想分家搬出去。可她沒有對他明說,而是用了手段。
孫晟嘆了口氣:“也是我行事慢了。若早早的兩家分了出去,也不至於鬧到這個地步。”
孫顯也同樣無語。他們是嫡親的兄弟,年幼時感情極好,於是在父母相繼離世後,雖然分了家卻並沒有分開來居住。想著慶國公府房屋眾多,也不差這點兒地方。小一輩們也能更親近些。想法沒錯,十幾年相處下來也很好。於是在孫承和帶領大軍打敗韃靼瓦剌聯軍時,便沒想到這麼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他們想的是,這事不急。房子不是一天兩天能找到的,慢慢打聽了再搬不遲。結果,蕭炫來了“託孤”這麼一出。
這就逼的女帝必須賜宅子不可。三家重臣的孩子全住在一所房子裡,一同長大。其中還牽扯了靖海侯府,任誰都不會放心。
不出意外的話,宮中很快就會有旨意下來,蕭家的三個孩子一定會被接進宮撫養。可以說,蕭炫沒有一開始就送孩子進宮,而走這麼一步繞彎子的廢棋,完全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妹妹能從慶國公府搬出去。
兄弟兩人相視苦笑。蕭炫的愛妹之心倒是名不虛傳。
孫承和再沒有剛剛的意氣風發,而是一臉灰敗。
相對於男人們的鬱悶,慶國公府的女人們卻是個個興高采烈。孫顯的夫人吳氏就是第一個高興的人。二房和自己一家人住在一塊兒,忍了十幾年,總算到了頭。首先心理上就是一陣輕鬆。孫顯和孫晟是親兄弟,她和孫晟的夫人魏氏可不是親姐妹。這麼混住沒個頭,哪個女人能受得了。魏氏也是一樣的高興。多年媳婦熬下來,好容易婆婆不在了,熬到了頭。結果還有個大嫂壓著十幾年。再過幾年,她都該有孫子媳婦了,還沒能當家作主母。那種鬱悶,不是男人能體會到的。
小一輩的媳婦們就更別提了,大家庭混居在一起,磕磕碰碰全是事。公中賬目混一塊兒,各家的小算盤想使勁都使不上,混日子混得讓人心灰意冷。現在盼頭來了,眾妯娌之間近來的招呼聲都分外透著親切。
世子孫承嘉的夫人最是高興,比她婆婆還高興。
於是乎,蕭曼目前的人緣還不錯。魏氏和她說話時,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在男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