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頁)
類情形有些相似。已經嘗過了自由、自尊的滋味,哪怕那座花園再奢侈華美、衣食無憂,對她來說也是囚禁的牢籠。她,回不去了……”
綠桔一陣沉默,用布巾裹著葉明淨的長髮輕輕擦拭。半乾後,拿一根玉簪綰了個懶妝髻,鬆鬆的半墜在腦後。隨後脫掉葉明淨的絲質浴袍,替她擦洗身體,擦了好一會兒,才低聲細語:“武將軍或許可以包容她……”
葉明淨舒服的眯上眼睛,笑道:“傻丫頭,指望男人不如指望自己。真碰上了能包容她的,那是她的運氣。碰不上,也不必喪氣。她如今房子、醫生的資歷都有了,安穩過日子就是。”
綠桔不吱聲,手下麻利的服侍。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要勸鍾秀兒快些生個孩子。最好多生幾個,宮裡一應孩子的用具都是齊全的,還怕帶不好麼?
時近三月,今年的科考就要開始。然而,朝堂之上,其主要的關注力全然不在這上面。葉明淨丟擲了一道政令“河北、西北兩地稅務調整法令”。
政令不長,簡單的說來也就是要改革這兩地的稅務制度。具體的內容,在補充副本里。厚厚一疊。其中最主要的有“廢除人頭稅,改為田地稅。官員、士紳、有爵位者免稅土地按品級限制,牧場與加工作坊收取商業交易稅”等等。
此事好似一個巨大的衝擊浪,打的朝堂人仰馬翻。雖然只是河北、西北兩地實施。但只要是個人都能看出,這項政令推廣全國各地是遲早事。河北、西北不過是個先打個頭戰。
關於稅法改革,葉明淨在和內閣、翰林院反覆討論後,採取了相對保守的做法。精心選擇了河北、西北作為先期開墾的試驗田。西北那一片大多是新興牧場,本就需要新的稅務制度。而河北則是因著戰亂大部分田地被拋荒,人口流失嚴重。廢除人頭稅更容易吸引那些家中人口眾多,田地卻沒有的貧民。畢竟在家鄉他們還要交稅,到了河北卻是不用。便於吸引勞力。過了一兩年,等這兩處的經濟民生髮展到有些規模後再行推廣全國,會走的更穩妥。
這兩地原先的官員一部分在戰亂中喪生,一部分則揹負了前期戰敗的責任,被先後罷官。葉明淨毫無阻力的於去年時節,將其全部換上自己精心挑選的人選。一封封的奏摺傳遞,硃批回覆。來往間,她密切關注著兩地的新稅制度推行。
隨著推行漸漸上了軌道,葉明淨的肚子也越來越大。
算著時間臨近生產,有些事也就只能先緩一緩。那一頭,蕭容成的先生卻是挑選好了。啟蒙習字而已,每日時辰不多,葉明淨給他請了翰林院的一位編修。每日在上書房學習一個時辰。葉初陽的先生還是杜憫,授課地點也是上書房。兩人各上各的課,互不干擾。不過一旦先生授課完畢,每天練字的時候這兩人倒是約夥著在一塊兒。
按說原本不必如此麻煩。可葉明淨存了私心,想著給兒子最好的待遇。葉初陽的年紀太小,一對一的教學無疑更有針對性。杜憫習慣於在玩樂時教導葉初陽,葉初陽也只吃這一套。他的定性不如蕭容成,蕭容成可以規規矩矩坐著聽先生講一個時辰的課。葉初陽卻不行,他的注意力最多隻能保持三十分鐘。
杜憫沒有刻意要求葉初陽改變,這般一來,葉初陽的習字進度,就遠遠落在了蕭容成的後面。
葉明淨在兩人檢查課業的時候很快發現了。對此,她沒說什麼,只是找了時間單獨詢問葉初陽:“早早,你喜歡杜大人教你嗎?”
葉初陽笑嘻嘻的點頭:“喜歡。杜大人很有趣。”
得到了答案,葉明淨便不再多言。只每日裡檢查葉初陽的課業。要說葉初陽的功課,還真是少的可憐。一天兩張大字,五天背一段三四十字的書,便沒了。蕭容成則不一樣,每天十張大字,大段的典籍通背。蕭寶成每晚都會檢查他的功課。有時覺著字不滿意,還勒令他重寫。
葉初陽向葉明淨抱怨:“蕭大哥好可怕,容成每天都沒有玩的時間。”
葉明淨聽了這話,深深的看了葉初陽一眼,嘆氣:“早早,臣子這般勉力,你以後可怎麼辦呀?”
關於葉初陽的課業問題,已經有很多人給她壓力了。懿安太后表示擔憂,懿敬太后直言“教孩子不能溺愛”。連姚善予都半吞半吐的問過她“是不是讓杜大人給早早多教些課業”。
葉明淨沉思許久,定下了一個時間,正式讓葉初陽給杜憫行拜師禮。
正式拜師禮一下,杜憫皇子老師的身份就算是被官方坐實、認可了。這讓他吃了一驚。他沒想到,女帝陛下竟在會在這種時候正式給大皇子拜師。在葉初陽如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