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不過老是讓參謀部的人去處理第三鎮的日常作戰事務,也是不行的,趙東雲遲早是要提起來一個人幫他管著第三鎮的,如今這大敵當前,丟擲去一個第三鎮,也好加強籠絡陳光遠的效忠。
緊接著趙東雲繼續道:“第五協統領嘛,讓孔眺北來做!”
調整好第三鎮的兩大要職後,趙東雲就是一心把心裡放在佈防上頭,然後靜待戰爭的到來!
而這場戰爭比眾人想象的來的還要快,僅僅是二十九號那天,京師那邊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召開第一次立國大會,段祺瑞的前鋒部隊就已經是抵達了唐山邊緣,做出了一副攻擊姿態。
面對段祺瑞的前鋒,趙東雲可沒有絲毫手軟,現在的他實際上已經和王英楷、段祺瑞他們徹底撕破了臉皮,戰爭左右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加上這幾天時間裡他從關外緊急調遣而來的奉天第二鎮以及奉天第一鎮之第一協以及相繼抵達唐山。
所以趁著張懷芝和王汝賢的部隊還沒有北上,他得趁早發動戰事,先打一場,把王英楷他們計程車氣和信心給打下去再說。
“傳令下去,從現在開始,不用顧忌什麼來,給老子打!”趙東雲可沒有什麼道德癖好,進行不宣而戰也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當晚,林亭口外圓月嫵媚,光可鑑人,而這朦朧的月色中只見依稀看見一條黑乎乎長龍從遠方徐徐而來。
“秀山兄,最近大傢伙上下可都是憋著一股火氣,所以你這一次要狠狠的手勢京師裡的那幾個,讓他們知道我們可不是任人欺凌的!”徐邦傑看著在夜色中前進的部隊,語重心長的對身旁的奉天常備軍第二鎮之第一協統領李純如此道:
“這一次本來司令是準備讓顧藍玉率隊去寶坻的,不過我和司令說了,我們第二鎮之第一協距離寶坻更近,理應讓我們打頭陣,所以這才把這個機會爭了過來!”
李純當即道:統制放心,卑職絕對不會辱沒了我第二真的名頭!”
“恩,好好幹,如今我奉軍正在大擴軍,未來的機會不少,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徐邦傑說了這麼一句後,就是轉身帶著鎮部的人走了,留下李純等奉天第三協的人。
李純的此時也是回過頭來,看著在月色中行軍的自家部隊,心裡頭充滿了期望,他需要一場勝利!
不僅僅趙東雲和整個奉天陸軍需要一場勝利,徐邦傑也需要一場勝利,而他李純更是需要一場勝利!
李純,早年也是淮軍將領,隨後投入袁世凱麾下小站練兵,從而和其他北洋高層一樣奠定了自己北洋嫡系的地位,1902年到1903年在教練處任職期間,和身為北洋軍政司教練處幫辦的趙東雲相交甚密,當趙東雲升任第三混成協統領的時候,邀請他到第三混成協任職,所以他那時候就算是徹底投入了趙東雲麾下,在第三鎮裡歷任管帶,標統,隨後調任奉天第二鎮第三協統領。
這晉升的速度雖然不算滿了,但是到了一協統領之後,想要再進一步的難度就是增加了無數倍,因為這不僅僅是從協統到統制的一小步那麼簡單。
當個協統雖然算是高階將領了,但卻不是獨當一面的將領,李純上頭還有一個徐邦傑壓著呢。
只有當上了一鎮統制,或者是混成協的統領,那才算是真正成為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蘇系裡當今這種獨當一面的大將實際上就那麼幾個:陳光遠、孟恩遠、徐邦傑、林永權。而其中的林永權的大將身份含金量太低,基本上蘇系的中高層都知道,趙東雲重用林永權,為的就是在錦州留下一個心腹,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有多強。
也就是說林永權能爬到奉天第一鎮統制的位置上,靠的不是他的能力和資歷,而是他對趙東雲的忠誠!
而這種依靠個人愚忠上位的辦法,其實在北洋體系內是為人所不齒的,至少李純就是看不起林永權,當然了,他不會知道,實際上他自己在外人眼中也是差不多這種型別的人,如果不是因為當年和趙東雲私交甚好,他也不會在軍將眾多,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後世裡顯赫軍閥的蘇系裡爬到一協統領的位置。
細數當代蘇系將領,其實就會發現好多都是後世里名聲顯赫之輩,比如陳光遠、李純、曹錕、何宗蓮、孟恩遠、吳佩孚、馮德麟個個都是後人耳熟能詳的大軍閥。
而除了這些歷史名人外,實際上還有更多趙東雲自行挖掘並培養的才華性將領,比如方壁永、顧藍玉、孔眺北這些人,一個個才華實際性並不遜於以上諸人多少,而近幾年招攬的大量留學回國的獅子,那軍事才華更是超過普通將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