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頁)
現在的趙東雲第一次後悔入關了,假如當初自己不入關,轉而投靠清廷的話,估計王英楷和段祺瑞現在還得和馮國璋以及王士珍他們耗著,這打一兩年的話,等自己擴軍到十萬之數,到時候就可以一舉出關收拾殘局了。
不過這種構想也只能想想罷了,當初袁公之死造成的震動是極大的,趙東雲要是還想要和王英楷、王士珍他們爭奪北洋之主的位置,實際上就不可能一直所在關外看戲,那樣的話會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威望上立馬就會讓他淪為和吳鳳嶺、張懷芝一個層次。
你看看當初北洋七位大佬裡頭,當初躲開去的吳鳳嶺和張懷芝現在都混成什麼樣了,在世人眼中他們已經徹底淪為了二流軍閥,這以後要是還能混起來,那就得發生一萬個奇蹟了。而主動參戰的其他五個人,實際上哪怕是戰敗了的馮國璋在威望上都比他們好的多,而王士珍,段祺瑞、王英楷以及趙東雲這四個人裡頭,尤其是趙東雲和王英楷,那更是威望如日中天,至少人們在討論未來之共和大總統的時候,不知不覺中人們已經把王英楷、趙東雲列為的候選人,而段祺瑞,王士珍他們算是候補的,但是張懷芝和吳鳳嶺就沒影了。
政治,有時候就是這麼現實的,而且玩政治,你就不能值盯著所謂的利益得失去考慮事情,因為很多事情哪怕明明知道會讓你損失慘重,但是你也必須去做的。
就像現在,哪怕明明知道對上王英楷的聯軍勝算不大,要想攻克京師的話基本上和痴人說夢差不多,但是這並不妨礙趙東雲下定了決心要和王英楷開戰!
當有了政治需要的時候,哪怕是必敗的戰爭,那麼也得打,更何況,誰又敢說他趙東雲就一定會敗了?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還少嗎?
自己這一方雖然兵力較少,但是優勢也是明顯的,首先自己還控制著唐山,而唐山有什麼?福元機器廠,有這個機器廠在,趙東雲就能夠每個月獲得七八千支步槍以及數以百萬發的子彈,而且還有身管火炮以及迫擊炮、重機槍等諸多軍械。
有了福元機器廠,至少趙東雲在後續擴軍以及補充戰損上就不用太過擔心了。
另外趙東雲比王英楷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趙東雲手下的軍隊都是他趙東雲嫡系私軍,乃是全部聽從他趙東雲號令的。
然而王英楷呢,他的是聯軍,聯軍的意思就是王英楷指揮不了段祺瑞和王士珍,頂多就是協同作戰而已,到時候只要自己死死咬住其中一人跟他們玩命打,另外幾方來不來救還是個問題呢。
這個局勢下的王英楷是有錢、有盟友、有威望,而趙東雲有的就是軍械和統一的指揮,在戰爭還沒有打起來之前,誰敢說趙東雲就一定會敗了?
趙東雲沉默了許久後,然後道:“如今我等身處生死關頭,進一步這整個國家都是我們的,退一步也許我等就會身敗名裂,所以這個當口裡,還望諸君和我一起努力!”
說到這裡,趙東雲對著右手旁的方壁永點了點頭,當即方壁永就是站了起來,然後朗聲道:“遵照司令之指示,參謀部制定作戰部署如下:
“第三鎮即可從通州、薊縣回援唐山戰區,唐山戰區之佈防詳細如下,唐山西北部一帶,即玉田、豐潤一線,由第三鎮負責,唐山之西部一線,即大鐘莊、八門城一線由第二鎮負責。
第一混成協駐防唐山,構築防線進行佈防,第一騎兵協北上遵化,進而威脅敵軍側後翼的同時,防備吳鳳嶺之第二鎮南下。”
第兩百零五章 林亭口之戰(一)
說完了作戰部署後,趙東雲把目光落在了陳光遠身上,然後道:“秀峰,如今局勢緊張,我也沒有太多時間兼管著第三鎮了,而你這幾年的努力我都看在眼裡,這樣,你先幫我把這第三鎮管起來!”
陳光遠聽到這話後,哪怕是事先已經得到趙東雲暗示的他也是忍不住心中狂喜,他等著這第三鎮統制的位置都等了好幾年了,從第三鎮成立的那一天起,他就是苦巴巴等著趙東雲把第三鎮交給他了。
如今多年的願望總算是實現了,當即他就是猛地站了起來,忍住內心的狂喜,大聲道:“職部定為司令效死!”
趙東雲伸出手來虛壓了壓,把陳光遠提起來當第三鎮統制,是他早就有了打算的事,隨著趙東雲手底下的部隊越來越多,他如今忙著打理五六萬大軍的事務,而且還有東三省的諸多政務要他處理,那裡有時間去當第三鎮的統制啊,實際上在之前的作戰中,第三鎮的指揮都是由方壁永等參謀部的人實際負責,他趙東雲也就是掛了個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