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只能是一個聰明的草包;悶頭死讀書,裝一肚子帶字的紙而不去消化,比不讀書的人還蠢,更是一個無用的人。
讀書的意義在於活用,在於吸收其中的精華,在於潛移默化地使自己的心靈發出知識的新芽;能背誦唐詩三百首的人不見得能寫出一首像樣的詩來,而不識字的人連一首唐詩也不認得,這便是一個層次問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層次,能識字不讀書無異於一個文盲,能讀書不會用的人無異於一個書櫃,只有把學過的知識經過咀嚼吸收變成新的知識,化為自己智慧的閃電,貢獻於人類,才能體現出讀書的千般妙處,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否則,知識就在你的心中打了一個死結。
如果人類把對金錢的慾望變成對讀書的渴望,那人類前進的步伐將插上翅膀,讓我們捧起書本吧——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生命過早地死亡的話。
讀書樂
本人愛讀書也愛藏書,但由於經濟狀況等原因自愧不能列入藏書的大家之列,只是由於讀書的需要購書不少,沒有刻意地做什麼收藏,說實話,自己確實做不起,我認為一個人買書就應是為了讀書,象寧波“天一閣”的藏書方法,幾世都不讓入內;僅僅是為了儲存,其意義固有其偉大之處,,但是,知識卻被封存了起來,藏書和讀書的意義各不相同,僅為藏書而買書對百姓來說是一種累贅。
我愛讀書,但,稱不起書癖,只是十分地迷書,每到休息日總是跑書店,看看有沒有新書到貨,找自己喜愛的書,但,不能輕易地買書,一是書貴,二是要買自己認為好看的書;要有所值,因為書的價高而又濫竽充數的書太多,所以,購書要慎重,主要是注意各類報紙上的評論及各個方面的反應,有爭議的作品往往有獨到的東西,這些書必買,比如前幾年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當我聽說天津人排隊買此書時,自己冒雨跑到了新華書店買了下來,果不然,此書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語言之尖銳是那幾年少有的好書。
愛讀書的人的最大苦惱往往是為“孔方兄”所困,工薪階層的收入制約著你的慾望,每次你的量入為出,尤其是書價的漲幅是各種商品的漲幅之冠。一次自己想買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靜靜地頓河》一書,共三冊,幾十元的價格對自己來說是太貴了,每次去書店都讓售貨員拿過來翻看,真是愛不釋手,但是,囊中羞澀,到後來售貨員都不願給拿了,當時自己臉上火辣辣地發燒,只有祈禱發工資的日子快快地到來,最後還是狠心買下了此書。我為自己定下的計劃是每月至少買一本書,而預算常常出偏,好書來了只有破例。有時自己為一本好書多次跑書店,看到貨了沒,比如《被褻瀆的魯迅》一書,為了此書多次跑書店,如果一時購不到,此書便時刻縈繞心頭,幾年下來,自己買的書塞滿了書櫃。
說起來不怕笑話,怕自己的書被他人借去後弄髒或是丟掉,就寫一張紙條:“概不外借”
光明地貼於書櫃上,做吝嗇鬼了,愛書的人視書如命,這是通病,當然了,自己不能和前輩們相比,就說魯迅吧,他老人家生前也愛書如命,僅一個版本的書總是買三冊,一冊收藏,一冊自己讀,另一冊借人;自己對前賢們的趣事只有仰止,不能相比,但,唯有愛書相通,同時自己又沒本事把書全部吃在肚裡消化掉,象笑話講的:某人光著肚皮在太陽底下曬。曰曬書,自己只有愛書如命了。
儘管愚鈍,自己長時間的讀書總有一定的收穫,得益於書的東西太多了,也曾在省地市級的報紙和雜誌上發表了不少的文章,知識的沉澱是一種智慧,,每讀到一篇好文章總會讓人口齒留香,一世不忘。莊子的無為哲學、孔子的儒學、魯迅的激揚文字、紀伯倫的哲理使人聆教人生的精妙。
我告誡世人還是多讀點書吧。
人兮!難乎?樂乎?
一個人在大人們的期盼中呱呱落地,到在晚輩的哭泣中終老人生,這其中或漫長或英年早逝或平凡或偉大,不管如何都要面對自己的人生,於是,有人發出了:人啊!難哉!其實,作為一個人,你來到世上註定要忍受一些痛苦和享受一定的歡樂,因為人是有思維有創造力的動物,思維和創造力是對立統一,有了思維就要按思維的藍圖來繪製你的理想,然而,世界並不完完全全成全每個人的理想,不管你如何奮鬥,拼搏,總有一部分人很難跳過成功與失敗之間的溝壑,以失敗而告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難乎,其實人生就是和命運較量的一生,這其中充滿了快樂和淚水,在這一生中你努力了奮鬥了,失敗了也是英雄。
有的人看似順風順船,或是在商海中展示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