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無礙,林姑娘自有分寸。”
杜如煙看了兄長好一會兒,然後一邊搖頭一邊走了。
…………
這是林淡接到的第一筆生意,也是她重開繡莊的第一步,自然不敢懈怠,拿到定金後就帶著翠蘭偷偷溜出家門,去買繡線和布料。但市面上稍好一點的布料價格都很昂貴,五兩銀子只能買到一些邊角料。
“小姐,咱家還有一些好布料存在庫房裡,是夫人留給您當嫁妝的。您就用家裡的布吧,做好衣服後再讓杜公子給錢就是了。”翠蘭提議道。
“也行,那咱們走吧。”林淡把一大捆白色繡線放進揹簍裡。她如今已經習慣了自己買線,自己染色,市面上的繡線顏色太少,不夠她施展。
兩人走到半途,林淡又改了主意,“要不我們去法興寺看看吧。”在家裡隨便穿什麼都行,但出了門,卻要看場合穿衣,她得親眼看看法興寺是什麼樣子,才能找到繡製衣服的靈感。
翠蘭也想去玩一玩,便點頭道:“好呀,法興寺離這裡不遠,走路三刻鐘就到了。”
二人來到法興寺,裡裡外外參觀一遍,又給了一些香油錢,臨到太陽快落山才意猶未盡地回去。經由小沙彌的指點,林淡知道佛會那天,臨安府的青年才子將舉行一場詩會,地點就設在大雄寶殿後方的園林內。
林淡不記得那些佛殿如何巍峨,也不記得那些菩薩如何慈悲,她只記得自己走入秋意漸濃的園林,只一眼就被一棵存活千年的巨大銀杏攝去了心魂。據小沙彌介紹,這棵銀杏乃千年前的秦國帝王親手栽種,遭受風霜洗禮,歷經朝代更迭,始終鬱鬱蔥蔥,屹立不倒,樹幹足有五人合抱那般粗,巨大的樹冠聳入雲霄,遮天蔽日。
秋風為它染上了璀璨的金黃,一片片造型別致的銀杏葉似雨點一般灑落,抬頭仰望,滿目都是炫彩,又有蔚藍的晴空和星點的陽光點綴在枝杈間,像是隔著一個萬花筒在窺探另一個世界,那場景,真的只能用動人心魄來形容。
林淡當時就看呆了,足足過了一刻鐘才從大自然的壯美中回過神來。離開法興寺後,她腦海裡塞滿了金黃的銀杏葉,有掛在樹梢招招搖搖的,有落在半空兜兜轉轉的,也有鋪了一地層層疊疊的,那般耀眼奪目。
當她終於擺脫掉這種心靈的震撼,回到現實時,家門已近在咫尺,張惠拎著一根雞毛撣子,正惡狠狠地瞪著她:“你今天跑到哪兒去了?剛安分了幾個月,又固態萌發了是吧?我讓你偷懶,讓你不聽話!”
張惠追在女兒身後打,又是哀其不幸,又是怒其不爭。
林淡下意識地抱住腦袋,邊跑邊解釋:“娘,您先別惱,我今天接了一個繡活兒,出去買繡線去了。”
“就憑你那點三腳貓的功夫,接什麼繡活?誰能看得上你?三姨娘和四姨娘今天才在我跟前誇你,說你有天賦,只需再努力一點,便能成才,結果一轉頭,你人就跑不見了,連繡架也空了!你才學會一點皮毛就如此懈怠,日後焉能撐起這個家?你看看人家孟思,她學了十幾年刺繡,技藝已是登峰造極,卻每日勤練不輟!你跟人家比,你算什麼,你有那個資格偷懶嗎?”張惠氣得眼眶通紅,卻拿女兒沒有辦法。打得太重她捨不得,打得太輕女兒又不記事,早知道林家會有今天,當年她就不該那般嬌慣女兒,把她養成如今這副任性憊懶的模樣。
林淡跑進堂屋,躲到兩位姨娘身後,解釋道:“我沒有偷懶,這是我的繡作,請娘和兩位姨娘先看了再說。我覺得我已經可以出師了,這才接繡活的。”
第84章 繡娘6
張惠將信將疑地放下雞毛撣子,接過繡布,然後愣住了。兩個姨娘見她神色不對,連忙湊過去,也愣住了。
“這,這當真是你繡的?”張惠說話的嗓音都在發抖。
“是我繡的,花了我整整一個月的功夫。”林淡終於能夠坐下喘一口氣。
四姨娘撫了撫牡丹花蕊,又撫了撫葉片上的露珠,喟嘆道:“這花蕊是用打子針法繡的,將繡線繞針三圈,打成結狀,就能模擬出花蕊的真實形態;花瓣用了摻針,沁色十分自然,由淡紅到絳紅,一絲絲、一縷縷地暈染開來,幾乎找不到每種色彩的銜接之處,過度極其自然;花徑用了絎針,有凹凸感,花葉脈絡清晰,栩栩如生,最出彩的還屬這幾顆露珠,用了墊繡,讓它形成一個凸面,從露珠裡看去,有陽光的閃動,色彩的減淡,還有線條的彎曲,一切都像真的一樣。若非我親手摸過,當真會以為這幾顆露珠是淡兒滴上去的。”
三姨娘一面點頭一面咂舌:“了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