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頁)
不想給,他就絕不會從兄長手中搶。
第155章 155
七月二十五是淑妃的生辰, 這日子宋嘉寧出嫁前是記得的, 因為到了那日,太夫人總會念叨唸叨,嫁給壽王后, 宋嘉寧就忘了, 只是上次陪馮箏進宮去看升哥兒, 淑妃也來中宮做客逗孩子們, 李皇后無意提了句,問淑妃是不是要過生辰了,宋嘉寧就又記了起來。
出宮路上,馮箏與宋嘉寧商量,二十五妯娌倆再進宮, 一看升哥兒, 二來給淑妃慶生, 畢竟聽到了,不送禮顯得刻意怠慢, 但禮物也無需太重。小生辰, 淑妃都沒打算辦酒席, 可能就自己宮裡小小的熱鬧下。
宋嘉寧應了, 論關係, 淑妃是她名義上嫡親的姑母,她的禮還需比馮箏更用心。
回到王府與王爺商量,這種明面上的客套,趙恆並不反對。
宋嘉寧就一邊哄女兒, 一邊親手為淑妃繡了幅松鶴延年的桌屏,再叫劉喜尋個紫檀木的屏架,禮物就備好了。繡的時候揹著王爺,現在一切妥當,宋嘉寧便故意用這個桌屏換了自己屋裡原來的,想看看王爺能否注意到。
宋嘉寧喜歡王爺誇她,又不能厚著臉皮直接問,只能耍點小心機了。
黃昏趙恆歸府,先在前院沐浴更衣,洗去在宮裡沾染的塵囂算計。兩朝元老趙溥進京,一道遺詔幫父皇正了皇位,隨即誣陷皇叔為父皇解決了後患,父皇寬心了兩個月,終於又嫌趙溥在朝堂威望過高,處處掣肘,開始對付趙溥了。
趙溥是宰相,文臣第一人,父皇便一口氣加封了六位宰相,他們兄弟四個只是佔個名號,沒有實權,擺在中書省在身份上壓住趙溥,宋琦、李鶴才是真正分趙溥權的人。
趙溥心知肚明,但那又如何,父皇是皇上,他只能受著。
回想這一日旁觀下來的明爭暗鬥,趙恆靠著桶壁,目光漸漸迷離。
大周的江山,是伯父高祖皇帝利用兵權從前朝小皇帝手中搶來的,之後高祖皇帝用十幾年的時間才將兵權收攏在他一人手中。伯父功業主要有三,一平定天下統一中原,二集中兵權消除叛亂禍患,三是勤政為民,贏了民心。
伯父高祖皇帝,是開國明君,趙恆敬之,並引以為傲。
至於父皇……
趙恆無意識地往身上撩水,心中有些同情。父皇有稱帝之心,能夠順順利利地繼承伯父的皇位,已經說明父皇有堪當帝王的手段,但父皇弟弟的身份,父皇面臨的傳位問題,註定成了父皇肩上的重擔。
內有伯父留下的文武官員要拉攏或更換,有趙溥這樣的兩朝元老掣肘,有皇叔堂兄的威脅,有百姓黎民的流言蜚語,外有遼國、西夏要防禦,父皇也是為難。但父皇一人揹負了下來,將來無論他們兄弟誰登基,都不必再煩憂皇位問題,一心治理江山便可。
所以兄長為父皇那些手段生怨,趙恆只默默旁觀,旁觀自己的父皇是如何與百姓、與朝臣鬥,如何打理這江山。既然父皇已經當了帝王,身為子女,他們就不該要求他只做一個父親,那是對父皇的不公。
紛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周圍的水也涼了,趙恆起身,眼底恢復了素日的霧氣,清而不濁,第一眼覺得他目光清澈幽靜,再看才發覺,沒人能透過這雙眼睛,猜到壽王在想什麼。
離開前院那一刻,趙恆想的就只有他的王妃與小郡主,來到後院,遠遠瞧見女兒貼著琉璃窗的小臉蛋,還朝他笑了,趙恆唇角上揚,不知不覺加快了腳步。等他進門,就見女兒已經爬到榻前了,王妃在地上護著。
昭昭開心地叫。
趙恆抱起女兒,背對宋嘉寧親了兩口。
宋嘉寧走到桌前給他倒茶,自然而然地將王爺引到了這邊。趙恆落座,一手抱女兒,一手端茶碗,視線不經意掠過桌上的小屏風,掠過屏風上那隻惟妙惟肖的仙鶴,然後一眼就認了出來。她的字,她的畫,她的女紅,都帶著一種獨特的靈動。
繡了松鶴延年,應是送淑妃的壽禮,卻擺在這邊……
趙恆笑了下,對著桌屏道:“這個不錯,送去前院。”
宋嘉寧驚愕,跟著為難起來,想了想,笑著商量道:“這個有一處沒繡好,我再另繡一個給王爺吧?”
趙恆看看桌屏,搖頭,就要這個。
宋嘉寧猶豫了下,但王爺這麼喜歡她繡的東西,宋嘉寧還是挺高興的,就道:“好,明早我送過去,擺在書房?”
她這麼容易就把禮物讓了出來,趙恆意外地看她一眼,然後頷首。
“那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