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注意到明夏的視線,停車的時候,顧回舟便告訴她:“今天是上巳節,京華大學漢服社那邊給了我邀請函,邀請我一起加入活動,有賞杏花、放風箏等古代上巳節都會做的事,你要去看看嗎?”
明夏有些意動,想了想,還是搖頭:“不了吧。這種是社團活動,他們只邀請了你,感覺我也跟著去似乎有一些冒昧。”
聽她這麼說,顧回舟若有所思。
*
下午,顧回舟去京華大學開講座,明夏也對那些鐘錶文物的歷史很感興趣,便跟著一起去聽了。
禁宮藏有許多文物,顧回舟拍了許多照片,投放在投影儀上,結合圖片講解給大家聽。
明夏最喜歡那個“銅鍍金寫字人鍾”,是清朝的御用品,據傳,是乾隆的最愛。
鐘的外型是一座銅鍍金的四層樓閣,在頂層的圓形亭內,有兩個人,手舉著一個圓筒作舞蹈狀,啟動後,就會旋身拉開距離,圓筒展為橫幅,上書“萬壽無疆”四字。
哄乾隆開心的意味非常明顯。
鐘的第二層,則有一個敲鐘人,每逢報完3、6、9、12時後,便打鐘碗奏樂,相比其他鐘來說並不是很新奇,第三層是鐘的計時部分,也很常規。
最讓人驚豔的是鐘的底層,是一個寫字機械人。據顧回舟解釋,這是整座鐘最精彩、最新奇亮眼也是結構最複雜的部分。它與計時部分的機械不相連,有自己一套獨立的機械設定,只需要上弦開動,就可以開始演示。
平日裡,和明夏聊天,顧回舟的語氣總是溫溫和和的,時而笑了,便如春風拂面,溫柔得讓人心都柔軟。
但一旦在講歷史,顧回舟便會腰背挺直,態度端正,語氣恭謹,用沉緩的語氣,清冷卻又沉重的語調,將眾人代入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
西漢劉向在《戰國策》中有言:“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這個方面來說,一直被列入文科的歷史,其實亦是一門指導人進步的非常重要的科學。
但其實,歷史同樣也是一門藝術,一門能讓喜歡它的人身心都愉悅的藝術,充盈人的精神世界。
…………
演講結束,明夏從報告廳出去的時候,一萬遇到了之前在HMO國決招生的那個京華大學的老師。
看到明夏出現在這裡,老師當即一臉驚喜:“你是來提前熟悉學校的嗎?”
顧回舟正好出來,打了個招呼,幫明夏回答:“是我帶明夏來的,今天我有一場講座。”
看到顧回舟,老師也打了個招呼:“是顧老師啊。今天的講座辛苦你了,禁宮那邊的文物修復工作進行得如何?最近有新的文物進來嗎?”
“還可以。不過,修文物也沒什麼順利不順利之說,修好了就可以繼續下一件文物的修復。”顧回舟答道,隨後,不欲繼續多做閒聊,便開口提出要離開。
老師自己也是要去開會的,便沒有挽留,只是和明夏又“隨口”地說了一句:“等今年9月新生報道,期待能在京華大學數學專業看到你哦。”
明夏笑了笑,沒說話。
'心虛。jpg'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 離開京華大學時; 顧回舟開車; 明夏忍不住和他交流自己聽講座的感慨。
顧回舟認真地聽著; 細心回答,還又補充了許多因為講座時間有限而沒有說的細節; 聽得明夏十分開心。
和開講座的老師認識的好處就在這裡了; 隨時隨地; 只不過隨口聊聊天; 就可以繼續多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聊著聊著; 明夏突然發現; 路好像走錯了,趕忙提醒顧回舟。
“沒有錯。”發覺左前方的一輛車打了轉向燈,顧回舟稍稍減速,“今天是上巳節; 你不是很感興趣嗎?不想打擾漢服社活動的話; 首京一個公園今天也有活動; 就是有點偏; 但也可以去看看。”
瞬間,明夏的眼睛亮了。
車子一路行駛,路旁的高樓大廈漸漸變少,取而代之的是翠綠一片的樹。
下了車,走在安靜的石子小路上; 旁邊是一個圓形的池塘; 微風拂過; 水面便泛起了層層漣漪; 塘邊的垂柳也輕輕擺動,冒尖的嫩芽滿是生機,呼吸的空氣亦很是清新。
走過獨木小橋,安靜便被逐漸打破,隱隱聽見人聲,再往那邊走上幾步,便直接可以看到人了,宛若靖節先生所說的桃花源,許多人都穿著漢服,也有的就和明夏他們一樣是常服,老少皆有,談笑風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