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原主的一個都跑不掉。
姜瑜笑著謝過了劉副書記,耐心的等著,等著公道到來的那一天。
這幾日,劉副書記來浮雲縣調查和主持工作後,浮雲縣漸漸安定下來,他不但查實了黃為民的罪證,而且還釋放了一批被黃為民打成壞分子的政府幹部。其中就有鄒副局長,不過莊師伯就沒那麼走運了。
莊師伯搞封建迷信是實打實存在的事,並非黃為民冤枉他。而且前些年,他也確實跟浮雲縣上任革委會主任走得比較近,為了錢也幹過不少坑蒙拐騙的事,出事是必然的。
所以他並沒有被釋放。不過劉副書記不是那麼苛刻的人,他主持浮雲縣的工作時一再強調,要幫助落後分子,積極改造,而不是一味的批鬥。
因此,莊師伯的日子過得好多了,還是掃大街,不過睡覺的地方換成了一所廢棄的學校。學校是磚瓦房,遮風避雨,比廁所旁邊的小茅屋乾淨衛生多了,而且一日三餐也能吃飽了。不過幹完活還要學校,莊師伯一把年紀,頭髮鬍子都白了,還跟小青年們坐在一起學習,他覺得非常不自在。
他前半輩子走後門走習慣了,知道姜瑜認識省裡邊來的劉副書記後,就變著法子跟姜瑜訴苦,一會兒是吃得太難吃,頓頓都是玉米糊糊了,一會兒掃大街太累之類的,學習好頭痛,無外乎就是想讓姜瑜把他給弄出去。
姜瑜冷眼看著,給他買了兩床新的被子和一些吃的,找了個沒人的時候給他送過去:“過兩天黃為民和周建英就要受審了,等他們審完,我就要回黎市了,你多多保重。”
莊師伯沒料到自己訴了那麼多苦,她都無動於衷,有些訕訕的,索性挑明瞭說:“姜小友,你就不能幫一幫我嗎?你看我這把老骨頭怎麼禁得起折騰啊!”
姜瑜好笑:“還能動歪腦筋,我看再折騰十年八年你這把老骨頭都還利索著呢!”
她拿出準備好的三張十元紙幣,遞給了他:“拿著,買點吃的,別花光了,留點做不時之需。不要指望我把你弄出去了,你好好地學習、改造,堅持一兩年,以後就好了。”
要姜瑜說啊,能在75年的尾巴被紅袖章抓了改造,真是莊師伯和前任革委會主任的幸運,否則再過一兩年,就是清算他們的時候。現在就不同了,他們變成了受害者,跟紅袖章劃清了界限,等一朝平反,又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吃一年的苦換來後半輩子的平安喜樂,有什麼不好的?
只是這話不能跟莊師伯明說。
莊師伯見她不答應,也沒多說什麼。自從他的靠山倒臺,他被打成壞分子,遊街批鬥改造後,花甲之年的莊師伯再次體會了一把什麼叫人情冷暖,這個時候姜瑜能來看他,給他送吃的送穿的送錢,他已經很感激了。人得學會知足感恩。
“行,那我就謝謝你這丫頭了。”莊師伯笑眯眯地說,目光投向窗外,看著在院子裡跟孩子們玩在一起的小康,聲音低了一些,“只是對不起小康這孩子了,連累他跟我一起吃苦。”
姜瑜也看到了小康,嘴角浮起一抹淺笑。莊師伯被舉報批鬥時,小康不離不棄,從未說過一句莊師伯的壞話,明明只要他也跟著舉報莊師伯,就能擺脫掉壞分子的身份,但他什麼都沒做,而是跟在莊師伯身邊,把重活髒活都自己挑了。相比之下,王般這個文化人就要無情無義得多了。
“你放心吧,小康這孩子是有福的,他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你就別替他操心了。”姜瑜站了起來,“我要回荷花村一趟,去看看翔叔他們。”
眼看黃為民和周建英的審判在即,這次回荷花村一趟,姜瑜覺得她可能很久都不會再來這個地方了。所以更想去看看那些關心她的長輩們。
姜瑜高價換了一些票,買了不少東西,坐上了胡利民的腳踏車,跟著他一起回了荷花村。
這次回去,姜瑜給翔叔、林主任還有胡大山兩口子都帶了些東西,挨家挨戶地送了,晚上又一起吃了頓飯。
冬天,家裡稍微寬裕的都要做點臘肉,翔叔、林春花和胡大山家都做了不少,他們送了一些給姜瑜,晚上又煮了很多好吃的招待姜瑜。
飯是在林天翔家吃的。
黃為民被抓的訊息一傳回公社,見風使舵的公社劉書記馬上撤了周建英堂叔的村長,讓林天翔重新當了村長。但這沒避免掉他被縣裡好好批評一頓,寫檢討的命運。劉書記年紀不算大,本來還有機會進縣裡的,但也被他這一頓折騰給折騰沒了。
說起這些,翔叔倒是看得很開:“這村長做不做都無所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