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楊校長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實在看不慣周老三這幅難看的吃相,還沒發工資呢,就先是打預支工資的主意,現在又想著代領。他又不是姜瑜的親老子,未免做得太過了。
於是,楊校長不陰不陽地笑了笑,打起了太極:“全安啊,剛才不跟你說過了嗎?什麼時候發工資沒個定數的,也許下個月就發,也許要三五個月後一起發,這得看縣裡有沒有錢啊,你問我,我也想知道啊!要不,你去教育局問問,要是得了個準數,我替學校的老師謝謝你,咱也不用天天等啊等,盼啊盼的了。”
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損起人來都不著痕跡。
周老三被他說得面紅耳赤的,偏偏對方一派和氣,話語裡也沒個髒字,他想發難都沒理,只能訕訕地說:“這樣啊,我就問問。既然你們在忙,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他灰溜溜地走了後,姜瑜誠摯地向楊校長道謝:“校長,謝謝你,周叔不懂這些,給你添麻煩了。”
楊校長看了姜瑜一眼,意味深長地說:“不麻煩,小姑娘家家的,別想那麼多,有什麼委屈說出來,天翔那個人嫉惡如仇,最是公正,他會給你做主的。我也不許別人在我的地盤欺負我底下的人。”
被他看穿自己的小心思,姜瑜一點都不意外。人老成精,更何況楊校長還是個見過場面的。
她淺淺一笑,順著他的話說:“謝謝校長教誨,我去搞衛生了。”
至於楊校長的話,她壓根兒沒聽進去。時代不同,普世的價值觀就不同,這個時代宣揚的是奉獻,為國家奉獻個人,為大家犧牲小家,與之相反,後世的個人主義,小家庭思想,放在這個時代就是自私自利,別說得到別人的認同了,不被千夫所指都是好的。
像後世,要是一個男人結了婚後自己經濟都不算寬裕,還經常拿錢回家接濟兄弟姐妹,放到網上,肯定會被批擰不清。但在這個時代,卻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大家都覺得這才是正常的。
姜瑜改變不了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但要讓她把工作賺來的錢拿來給周老三一家花,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她先前就說得很清楚了,工資要給林家做晚飯錢,結果今天周老三還恬不知恥地跑到學校來預支她的工資。
現在他的私房錢都沒了,梁毅也不會再寄錢給他,囊中羞澀的周老三肯定會再次打上她工資的主意。不要低估女人的眼淚,馮三娘多來賣幾次慘,搞不好哪天楊校長就經不住磨把自己的工資交給了她。沒辦法,這個時代做子女,尤其是未成年沒結婚的子女就是這麼沒人權。
到時候,總不可能再指望林春花出來手撕馮三娘吧。她得想個一勞永逸的法子,徹底斷絕周老三的念頭。
搞衛生的時候姜瑜就一直在想這個事。沒想到機會很快就來了。
到中午,搞完了衛生,因為沒課本,下午又放假。姜瑜關好了門窗,準備回家,這時候,胡利民來了。他對姜瑜說:“我爸已經回家了,他說要謝謝你今天在衛生院細心照顧他,請你到我家吃頓飯。”
胡大山在衛生院裡聽老醫生說姜瑜在周家的日子不好過,上次還營養不良,累暈在曬場,很是心疼。這麼乖巧懂事的女娃子,被當牛當馬一樣使喚,周老三也做得出來。
正好,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給他補身體,買了兩斤肉,一隻雞回來,胡大山就想著叫姜瑜過來吃頓好的,補補身體,也算答謝她在衛生院照顧自己的人情。
胡大山資格老,關係廣,人又耿直,跟他打好關係沒壞處。
姜瑜只在心裡衡量了一瞬就有了決定。
她對胡利民說:“好的,替我謝謝胡伯伯,你先回去吧,我待會兒就來。”
說是去蹭飯,但這個年代飯這麼珍貴,哪能白蹭。姜瑜準備給胡大山帶份禮物過去,這樣有來有往,關係才能更進一步,也能更長久嘛。
所以等胡利民走後,姜瑜讓同村還沒走的一個學生給馮三娘帶了話,然後就上了山,弄了一隻肥肥的野兔,這才往胡家去。
她到的時候,胡家已經把飯都做好了。五花肉炒青椒,清燉雞湯,還有兩個素菜,炒茄子和絲瓜湯,配上什麼雜糧都沒放的純白米飯,堪比去了國營飯店。
由此可見,胡家的經濟條件相當不錯。
見到姜瑜,胡大山就招呼她:“快坐,林英,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小姑娘,姜瑜,今天早上多虧了她照顧我,不然我連早飯都沒得吃。”
胡大山的老伴林英瞪了他一眼:“你還說,我回一趟孃家,你就把自己折騰進了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