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這人還真是擰,一根筋,難辦啊。
姜瑜有些發愁,就在這時候,背後突然響起了大丫的聲音。
“媽,離婚吧,跟我……他離婚,我們都跟著你,你去哪兒我們就去哪兒,寧可跟著討口的娘,我們也不跟著做官的爹。”
想到剛才那些話被大丫聽了去,徐落英就很不安,她回過頭,看著大丫,神情慌亂:“你這孩子胡說什麼呢?大人的事,小孩子別管。”
大丫搖頭,堅決地說:“媽,我不是小孩子了。你不要擔心養不活我們四個,我已經這麼大了,在城裡找不到單位接收,我就下鄉,我多掙點工分,分了糧帶回來,跟你一起養二丫、三丫、四丫,我們母女五個人也能過得好好的。”
三丫這次的事不止讓徐落英沉底寒了心,也讓大丫對父親和太奶奶徹底絕望了。在他們的眼中,她們四姐妹都是賠錢貨,加起來都頂不上鄒小軍一根汗毛。雖然母親一個月只有不到三十塊的工資,要養五個人很困難,但大丫相信再苦也不會比在那個家裡苦。她們吃差點,穿差點,也不怕,只要一家人的心擰在一塊兒,再苦也比在那個家裡好。
徐落英看著神色堅定的大女兒,臉上一陣恍惚,不知不覺,大丫都這麼大了,甚至都懂得替她分擔了,可是:“真離了婚,你們都會被人笑話,被人欺負的,而且,你爸恐怕不會讓你們跟著我。”
最後一點才是徐落英最擔憂的,她根本搶不過鄒志國。鄒志國工資比她高,還有房子,跟他爭孩子毫無勝算。更別提,離了婚後,旁人看她的眼光。
就算她能頂著別人異樣的眼光,能承受住別人的非議,可四個女兒呢?她們怎麼辦?大丫已經十幾歲,很快就到說親的年齡,知道她母親離了婚,很多人家都會打退堂鼓,跟著她,她們都很難說到一門好親事。
可大丫顯然比她有主見得多,或者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大丫看了姜瑜一眼,眼底藏著淡淡的羨慕:“這個姑娘不也跟我差不多大,她一個人能來縣城,能過來勸你。我為什麼不能?媽,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能幫你分憂解勞了。你放心,我有辦法能勸我爸答應讓二丫、三丫、四丫都跟著你。”
“那你怎麼辦?”徐落英擔憂地問。她的四個女兒都很貼心,她哪一個都捨不得。
大丫笑了笑:“等你們離了婚,我就下鄉,就算把我判來跟著他又怎麼樣?我都下鄉了,他還管得了我,判給誰都沒關係。”
這主意倒是不錯。姜瑜讚許地看著大丫,徐落英這個大女兒是個有主見又聰明孝順的姑娘。就看徐落英知不知福了。
徐落英顯然也被大女兒的計劃打動了,只是,她看著大丫:“你一個姑娘家,下鄉太辛苦了,萬一遇到點什麼事,離得這麼遠,家裡也照應不上,怎麼辦?”
大丫聳肩,滿不在乎地說:“鄉下再辛苦,只要幹活總能填飽肚子,還不會無端捱罵,也不用四姐妹連同奶奶擠在一個屋裡,再差也不會比現在差吧。”
要不是擔心母親和妹妹,她早自己偷偷填了申請,走得遠遠的了。
徐落英這回再也尋不出拒絕的話。可茲事體大,她心亂如麻,現在也下不了決定,便說:“你先回去看著三丫,讓我再想想。”
第41章
“考慮得怎麼樣了?”大丫走後; 姜瑜等了十來分鐘; 徐落英還是沒個決定。
徐落英十指扭成了麻花; 她抬起頭看著姜瑜,語氣充滿了不確定:“離婚真的好嗎?”
她的猶豫實屬正常; 在這個年代; 離婚的女人非常不受待見。不過姜瑜想不通,再不受人待見; 還能比跟著鄒志國過著痛苦?
“你不是都準備死了嗎?死都不怕,還怕離婚?”姜瑜挑眉; 把離婚後的困難擺在她面前; “現在縣裡恐怕都找不出幾個離婚的女人。離婚後; 不止鄰居; 可能你的同事、上司,甚至是以往關係比較不錯的姐妹都會看不起你; 在背後議論你; 編造對你不利的流言; 你跟隨便哪個男人多說兩句,可能就會有人往你身上潑髒水。你明明做得很好; 但可能就因為你是離婚了,升職加薪的機會也輪不到你,很可能你帶著孩子出去租房也不一定能租到……畢竟嘛; 在這個年代,離婚是道德敗壞的體現。”
徐落英有些糊塗了,她不解地看著姜瑜:“你跟我這些; 是想讓我打退堂鼓嗎?你不想我離婚?”
姜瑜搖頭:“你想多了,我只是把以後可能會面臨的困難擺在你面前,讓你有個心理準備。至於離不離,日子是你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