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1/4 頁)
誇讚並重賞了阿石,謝妙容讓阿石下去休息。阿石出去之前把蕭弘託他轉告謝妙容的話也說了,而且還給了謝妙容一封蕭弘親手寫的信,這才笑著下去休息了。
這還是謝妙容頭一次收到蕭弘寫的信呢,展開信紙,見上頭寫著滿滿的一篇隱隱約約的思念之語,以及他說他的心始終朝著建康方向,若是朝局好轉,他就要回建康來等語。
謝妙容唇角上翹,她提筆給他回信,讓他一切勿念,她會等他。信寫完,她寫下日期,把信封好,和他的來信一起放在一起,鎖到了書案下的屜子裡面。
她想,等到過一陣兒,風聲不那麼緊了,再託人送到徐州去吧。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朝局的確有變化,但卻說不上好,而是桓翌果真上表要求北伐,收復祖宗失地,他要求豫州和徐州方向的兵都配合他北伐,並且他還要調動中央的軍隊。
小皇帝當然是答應了,桓翌說什麼就是什麼。
於是在四月裡,桓翌帶著自己的兩萬多荊州精兵,又調動了中央的五萬多軍隊,加起來差不多八萬大軍,去征伐燕國。
其長子桓朗和四子桓密都隨軍,而次子桓溪果然留在建康,代理朝政。
六月裡,桓翌大軍和燕**隊戰於黃墟,燕軍敗北。
不過燕**隊初敗之後,燕國皇帝拿出了虎牢以西的土地請求秦國幫忙擊退景國大軍。秦國皇帝符藩答應了,派出了三萬援軍救援燕國。在這個當口,桓翌率領的景國大軍由水路運來的糧草又出了問題,石門水道被堵塞,大軍的糧草跟不上。
九月裡,燕國的大軍開始反擊,先是徹底斷了桓翌大軍的糧道,接著又設伏,令桓翌派來馳援石門的軍隊被伏擊,一下子就損失了一萬多兵士。接著秦國的援軍也到了,趁著桓翌大軍失敗追擊景**隊。桓翌被燕國的軍隊和秦國的援軍夾擊,大敗,又損失了四萬多兵士,而且這一戰中,桓翌被流箭所傷,不得已,他只能帶領殘兵退守山陽。
在山陽城,桓翌一病不起,纏。綿病榻之際,他仍舊不忘向皇帝請求加九錫。只是這樣的奏章到了朝廷裡,卻被謝安和王濤等人一會兒以格式不對,一會兒以措辭不符合規矩為由給拖著。
因為桓翌大軍意外敗北,讓朝廷裡替代他處理朝政的桓家二公子桓溪處於被動,無法威逼王濤和謝安,小皇帝曹桂當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桓翌妄圖在死前加九錫的願望就落空了。
進入十一月,桓翌竟然病逝于山陽。
桓翌一死,駐守山陽的那部分剩下的三萬多殘兵自然就由其同行出征的長子桓朗領導。
臨死之前,桓翌交代兒子,讓他必須要照顧好他的母親以及兄弟們,還有族人,並要他把在建康的桓家族人全部接到荊州去。
桓朗答應了。等到桓翌病逝後,他就跟其弟一起商量接下來該怎麼辦?
桓密建議,先要求朝廷讓桓朗承襲王爵,接著回荊州去,將荊州那十幾萬計程車兵的統兵權接收到手裡。接著以為其父治喪的理由,讓在建康的桓家族人到荊州來,這樣一來,無論是皇室曹家還算是王家,謝家等家族都無法拿桓家族人來要挾他們了。
要是桓家族人都到了荊州的話,他們再下一步就綢繆如何製造混亂,拿下建康,徹底將皇帝趕下臺,然後桓朗登位。
兩人商量好了,桓朗就果然向皇帝上表要求承襲楚王爵,並讓朝廷護送桓家人去荊州為其父送葬服喪。
謝安等人考慮到荊州那邊還有桓氏家族控制的十來萬兵士,要是不答應桓朗所求,怕那邊先就會亂起來。畢竟景國這一次北伐失敗,死了不少士兵,要是動亂再起,怕秦國和燕國勾結南下,對建康不利,所以答應了桓朗所求,讓桓朗承了楚王的王爵,同時也同意了以南康大長公主為首的桓家人回荊州去。
桓朗便以楚王的身份帶領殘兵回荊州,順利的接管了荊州那十幾萬兵士的統兵權。
建康城裡桓溪見此情況知道大勢已去,他在朝廷裡哪裡能再繼續替其亡父主持朝政,不得已,他只能後退一步,將手中權力交給謝安和王濤。好在,桓溪手上依然有兩萬多荊州的精兵,而控制禁軍的是他亡父的下屬袁嶸,所以桓家暫時安全。只不過,因為桓溪跟其大哥桓朗不對付,桓朗又承繼了王位,他自然是不能去荊州。思來想去,他決定向謝家和王家示弱,並且投靠了曹煥。
就在南康大長公主等人要去荊州時,桓溪卻選擇留在了建康。他不併不相信其兄長會善待他,因為緇衣巷那一次衝擊謝家的事件,他已經徹底和其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