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能單獨接見大臣,不能與大臣來往過密,不能迎娶大臣的女兒做側妃,此次歡迎宴會,即使廳上坐滿了官員,大家也是面子情,乾巴巴說著套話。
柳娘只需和官眷混個臉熟,他們也是宦遊到此的“外地人”,柳孃的重點,放在四大姓的家主夫人身上。
第61章 想守寡
宴會自然是花團錦簇熱鬧非凡的; 以柳娘為首的女眷坐在廳中; 前面門窗大開; 正對著的戲臺上咿咿呀呀演著貞女節男、忠君愛國的戲碼; 眾人也是見慣了的。
柳娘對宴會有很多新奇有趣的點子; 但這不是顯擺的時候; 第一次亮相,柳娘務求穩重。
已經說過,當地官員並不願意和王府有太多瓜葛; 反應在女眷上也是一樣。知府袁恭人領頭的官眷是一個勁兒的奉承柳娘; 張口“王妃有福氣”; 閉口“小世子滿月禮; 我等定要相賀”; 一句實在話沒有。官眷都秉持著“供奉菩薩”的態度對待柳娘; 只盼王妃娘娘高高在上就好,千萬別走下神壇,理會凡間。柳娘端著笑臉一一謝過,又說些你好我話的場面話。
大家都在一起閒聊; 鄭家家主夫人也笑著附和道:“王妃貴人降臨; 民婦等人喜不自禁,咱們汝寧雖不比京城繁華,但也有好山好水呢。”
“哦; 鄭太太可否與我詳細說說,我這人也愛看些自然山水景象,在閨中時家裡也有別院; 南京山水自有一番特色。待嫁與王爺,只奉母妃去過一次皇莊,如今想來依舊念念不忘呢。”柳娘裝作很有興趣的樣子,笑著問鄭太太。
鄭太太也沒想到隨意一個話題居然投了王妃的興趣,說實在的,他們這些人怕藩王,可也想方設法的巴結藩王。秀王在汝寧範圍內可稱國主,遇到仁慈和善的人,總比殘暴貪婪的人好吧。
“王妃容稟,咱們汝寧人傑地靈,得王爺王妃下降,更是福氣。說起汝寧景觀,若喜追憶先賢訪古惜今,有伏羲畫卦亭、望鄉臺與月旦亭。伏羲畫卦亭相傳乃是伏羲氏為定天下兇吉,製作八卦後,曾在此臺用蓍草和龜甲燒灼揲卦,亭下著草叢生,首若矯龍,尾若鳳翔,古之聖賢,今人觀之尤有感觸。望鄉臺乃是東漢永樂宮少府賈君墓闕,為母子雙立闕,亦是追撫今昔的好去處。至於這月旦亭乃是當年月旦評之所在,名揚一時,為當時天下文氣匯聚之所在。”鄭太太說起汝寧景觀滔滔不絕。
“哦?東漢的月旦亭儲存到了現在?咱們汝寧當真鍾靈毓秀、人心向善。”這都過了多少年了,若不是當地特意保護,哪兒還有這些“文物古董”。
陳家家主夫人陳太太捂嘴輕笑,微微搖頭。
“可是我說得哪裡不對,惹陳宜人發笑了。”柳娘並不是靦腆性子,尋常女眷讓人一笑,怕是忍不住檢視自身問題,只以為自己說錯話,逃避似的尷尬著揭過。
陳氏家主年輕時候官至五品,後才回鄉接任家主,妻子、老母身上都有五品宜人的誥命。陳家在汝寧是大家族之首,在往日聚會上,除了官眷,士紳基本以陳宜人為首。
不等陳宜人說話,鄭太太作勢打了兩下臉,笑道:“該打、該打,原是民婦沒說清楚,這月旦亭乃是後人仿建,偽託前人之名罷了。”
“是哪朝修建的?”
“約莫是唐時,臣婦祖上世世代代再次生息繁衍,家譜有記載時就有此亭了。不過確無考證,不敢在王妃面前胡言亂語。”
“有家譜為證,自然是鐵證,還需考證什麼,鄭太太太過謙虛了。就算是後人偽作,唐時建築儲存至今也頗為不易,若非汝寧人人歆慕教化,乃能如此呢。我是初來乍到,聽聞有此古物,也知是知府教化百姓之功,此乃成果也。”柳娘繞了一圈,誇了當地官員和百姓。
“當不得王妃誇獎,都是外子為人臣子該做的。”知府袁夫人嘴裡謙虛,臉上的笑容卻一直沒斷過。
陳宜人沒撈著機會說話,也發現了自己不妥當,笑著補救道:“瞧王妃手持佛珠,定是愛佛之人。汝南城南關外,有一悟穎塔,值得一看。悟穎塔乃是南海禪寺鎮寺之寶,建於唐朝,歷經千年劫難,大大小小地動無數次,均安然無恙。關於此塔是怎麼來的,一說是一位法號叫悟穎的和尚主持修建而得名,還有一說是每年夏至時,此塔無影,又叫“無影塔”,時人以訛傳訛傳錯了的。王妃好佛法,喜古物,此地當是可心的去處。”
“是啊,南海禪寺主持牟善大師佛法高深,我等均仰慕尊崇。”陳宜人話音剛落,附和的人就說起來了,多是小官夫人或當地士紳家眷,可見陳家在此地威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