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安康。”
丁老太笑呵呵的讓她起來,然後嘖嘖嘆道:“老大媳婦說的半點沒錯,可不是跟個天仙似的?真是個出挑閨女。”
馮鶯笑著回道:“老太太謬讚了,我瞧見這屋裡好些個妹妹,個個都比我年輕靈秀,比起我來,她們才更像天仙呢。”
見她這樣嘴甜,屋子裡的年輕姑娘們瞬間都被取悅了。
丁老太太也跟著呵呵一笑,繼而把她招到自己跟前坐下。馮鶯暗暗打量一番,見屋裡的多是些年輕小輩,聞言便上前坐到丁老太跟前的一個凳子上,跟老太太說些閒話。無非也就是那些今年多大、何時回的渝北、家裡如何安置等事宜。
似乎是知道她已經和離的事,言談間丁老太特意避開了此事,誰知她不說,有人卻是按耐不住了。只見下首一個比丁馮氏略年輕些的婦人嘆道:“唉,你說這般樣樣出挑的一個小娘子,怎的就和離了呢?也太可惜了些。”
丁大娘忙勸她:“瞧弟妹這話說的,人家小娘子肯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要不然也不會這樣年紀輕輕的就和離了。”說完,還笑著看向馮鶯:“是吧,我說的沒錯吧?”
這話聽著像是幫馮鶯說話,可是話語裡深深的惡意連白毫都感受到了,她到底年紀小經不得激,聞言臉上已經是一派憤然。
倒是馮鶯一直面色不改,這點小風浪對她來說壓根就是毛毛雨,她漫不經心的回道:“沒想到丁家大娘和嬸子對我這個小輩的私事竟然這般上心,真是讓我受寵若驚了。要說和離的事,其實也無所謂誰是誰非,只是緣分不夠。”
說著望向丁老太:“聽聞您老人家一位虔誠的居士,我那裡正好有一串從京城皇覺寺求來的紫檀佛珠,是由皇覺寺的天明大師親自開過光的。我年輕用這樣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不安,因此一直小心儲存在盒子裡未敢擅用。今日見了您,見您這般慈眉善目,覺得這佛珠也就您老人家才合用。“說著便從白毫的手裡接過一個巴掌大的盒子遞給丁老太。
丁老太作為一個多年的佛教徒,自然是知道皇覺寺的,那可以稱得上是大康朝的皇家寺院,地位尊崇。一聽這佛珠竟然是從皇覺寺得來的,當下也顧不得客套開啟盒子,一瞧那紫檀手串圓潤細膩、色澤紫紅,拿在手裡還有一陣淡淡的檀香傳入鼻中,丁老太頓時就覺得十分喜愛。
她把玩了好一陣才笑道:“這樣的好東西合該你自己留著才是,給了我這個老婆子倒是有些糟蹋了。”
馮鶯又恭維了幾句,丁老太才心滿意足的收了,當下就戴在手腕上,越看越覺得喜愛無比,接連唸了好幾聲佛。又把馮鶯拉到自己跟前,細細的說起家常來,不住的誇她“身子端莊、氣質出挑”之語。
這世上就偏有那種見不得旁人好的,一旁的丁三嬸見馮鶯不過拿了一個小玩意就把婆婆給哄住了,心裡不忿,眼睛一咕嚕就把自己的小女兒往前一推:“你這個不懂事的丫頭,還不快去給你這位馮家姐姐請安,這位馮姐姐可有錢了,讓她也送你一身新衣裳穿啊!”
話音一落,整個屋子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馮鶯,準備看她的行事。
馮鶯面色不變的打量著手裡的一隻茶杯,不過一隻普通的白瓷茶杯在她手裡卻彷彿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一般。別看她此時面上像個淑女,心裡卻是很想來個潑婦罵街的:這都是什麼人哪!臉皮也太厚了些!
正文 第九十三章可以不喝嗎?
馮鶯也不過略沉思了一霎,片刻後便做出了回應:“丁家三嬸真是會開玩笑,我一個父母雙亡又和離過的孤女能有多少銀子?比不得您是秀才娘子,身份尊貴,前程遠大。”略頓一頓,又接著說:“再者,今兒是來給老太太請安的,竟不知家裡還有這麼些孩子,倉促之下沒有預備那麼多東西,只有兩塊尺頭和兩盒糕點孝敬給老太太,還請千萬不要嫌棄。”
一邊說一邊給白毫使了個眼色,白毫的手原本都放進袖子裡,準備往外拿荷包了,沒想到自家主子突然不給了。不過她也機靈,連忙把隨身帶的包袱開啟,拿出一早預備好的東西遞給丁老太。
丁老太一瞧那綢緞光滑細密心裡滿意,又見點心還是有名的百味齋的,更是高興的樂不見牙:“你這孩子,來就來吧,還帶這麼些東西。只准你這一次,下回可不許這樣了啊。你這孤苦伶仃的也怪不容易的,過日子還是儉省些好。”
馮鶯微笑回道:“您是長輩,我便是再儉省也少不了您那一份。”
丁馮氏見這一大屋子人想著合夥欺負自己侄女兒,心裡也是不忿,當下便站起來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