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他灌了一碗小二重新端上來的茶,摸了摸鬍鬚笑著道:“真真假假,誰又清楚呢?”
驚堂木又響,說書先生又起了話。
“九明下午果真去了一趟蒲花江,時安均之正在郡守府焦頭爛額,突有門房來報說是九明大師來見,他匆匆出了院子剛巧與九明撞上,尚未將那一口氣兒喘勻兒,便聽見九明道:“蒲花江妖物有異,貧僧特來與大人提個醒。”
安均之大驚,差點兒氣兒都沒提上來,他急急追問道:“大師所言當真,這蒲花江發水真是妖物所為?”
九明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只道了聲阿彌陀佛:“只知與那河妖有些關聯,到底如何須得深入蒲花江中去查探一番。”
“那大師現在可有外事?”安均之有心盼著九明立刻便去,卻又不好直接開口,只拐了彎兒探問。九明搖了搖頭:“那河妖在蒲花江四周布了大陣,一時奈何不得,大人最好先讓長宜固縣和舟縣兩縣的百姓撤到城中來為好。”
這事兒著實有些難辦,但安均之也不敢不應,以九明的本事總不會無的放矢,他火急火燎地招了人一路飛奔親自往了固、舟兩縣去。九明離了郡守府又返了蒲花江岸。
話說這安均之一夜未歸,叫那固縣之人在月色下往後撤,因為管縣遭了大水,固縣的百姓又見郡守親至都不敢拖沓,天尚未全明固縣便成了空蕩蕩的一片。安均之不敢耽誤,出了固縣又馬不停蹄地往了舟縣去,剛剛踏入舟縣縣城,遠方便似有雷霆轟隆之聲傳來,鋪天蓋地有席捲萬物之勢。”
說書先生長嘆了一口氣,摺扇敲著手心在桌前左右轉了兩圈,底下人不耐煩了,大聲道:“可是蒲花江發水了?”
說書先生立定身子,抬高了聲音:“安均之心頭猛跳,他強力穩住馬匹,側頭一看,只見遠方白浪滔天,數十丈高的水浪奔騰而來,不過眨眼之間便近了身前,他大腦一片空白,就連手下人的尖叫聲馬匹的嘶鳴聲都聽不見,耳邊只有那洶洶水浪之聲。”
“那安郡守死了?”掌櫃的也尋了個地兒坐下。
說書先生驚堂木再下,啪的一聲響:“說時遲那時快,白浪就在眼前,安均之本以為註定要成那水下亡魂,卻不想身子一輕被人凌空拉了起來,他呆滯地偏了偏頭,是個姑娘。
那姑娘立在水浪之上,碧衫青裙,髻發綠帶隨著風飛揚,明眸皓齒雪膚紅唇,叫人一見心喜。
安均之尚未回神兒,便被那姑娘往後一扔,他心又是一緊,好在沒有如他所想般掉入水中,而是一個打滾兒落在了一片碧綠的大蓮葉之上,他的手下們正呆呆地坐在上頭,直到他掉在那蓮葉上面才回了神。”
盛清清聽的入了神,就連席則還有單懷祁閏他們也都看著說書先生的方向。
“這荷葉極大,容了他連著他手下二十幾人也不顯擁擠。救了他們,那姑娘回到了蓮葉邊緣,蓮葉似乎有人操控,穩穩當當地漂浮在水浪之上一路直往舟縣縣城去。
大水過境生靈塗炭,不過一刻鐘,便有百姓浮屍。水浪滔滔,舟縣的百姓們上一刻還悲嘆著管縣的悲劇,這下一刻自己也投生無門。他們或四散逃生或絕望地立在原地等著必死的結局。
水浪淹了舟縣,溺在水中的百姓們費力掙扎著,河水的腥味兒衝擊著他們的嗅覺,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只有小小的一會兒,青蓮的幽香驅散了腥臭,舒緩了神經。蓮葉至遠方水面而來,前方女子御風速行,自水中救人一刻不緩。
水上片片蓮葉朵朵青蓮無根而生,蓮可載人不沉,水中未亡百姓痛哭流涕,隨蓮而去生還。青蓮救人,長宜乃至秦州之地拜為神蹟。”
客棧中一片沉寂,還是掌櫃的開了口:“那青蓮莫不就是如今青蓮寺中的青蓮?”
他只知曉,長宜祖祖輩輩的人皆將這青蓮寺的青蓮奉為神祇,但究其原由卻不清不楚,史官偷懶,史書上從未留下這一筆,只說無名寺青蓮有靈二字,就連那場長宜水患也並未多提。
說書先生沒有回答掌櫃的話,而是微微一笑,繼續往下。
第四十六章
“那碧衫女子正是九明身旁那株開了靈智的青蓮; 她救了人後便匆匆離去未留下隻言片語。
安均之心頭思緒萬千; 蒲花江大水淹了固舟二縣; 縱有青蓮救人亦死傷無數,他不眠不休急急往京都遞了疏奏,又叫人安頓災民; 好不容易稍得歇息也不敢安眠,只抹了把臉又急急地往了無名寺去。
無名寺內依舊是木魚聲聲響; 香燭縷縷煙。安均之甚至都沒有如往昔般上香拜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