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頁)
親家在家裡等信兒等不到,急的來縣城一趟,住了七八天,還不生,回去等了五六天沒信兒,又來住了三天,你嬸子才生的子衿。你看,生出來不也挺好的。”
什麼叫“生出來不也挺好的”,明明是“非常好”好不好?何子衿也道,“一般,頭胎孩子聰明。”
何老孃道,“你就吹吧。”
胡文倒覺著何子衿說的挺對。
原想留胡文吃飯,胡文心裡惦記媳婦,道,“等三妹妹生了,我們一家子過來蹭飯吃。”又叮囑何子衿別忘了給他媳婦烤鴨子。
何子衿讓丸子裝了兩樣新做的冷盤給胡文帶著,“早上剛做出來的,讓三姐姐嚐嚐,舉許三姐姐喜歡,傍晚把鴨子烤出來,我給你們送過去。”
胡文笑,“有勞表妹啦。”告辭回家陪媳婦去了。
胡文回家先去瞧了媳婦,把手裡的綠皮包袱交給丫環,對三姑娘道,“表妹做了新冷盤,叫我帶來給你嚐嚐,正好中午添菜了。”
三姑娘扶著肚子在屋裡溜達,她是內懷,肚子並不顯得多大,但將要生產,還是腰痠,坐著酸,還不如走一走呢。胡文道,“表妹說了,咱們這孩子是異人有異象,得等日月星辰到位才生呢。”
三姑娘正要倒茶,聽這話不由問,“還有這種說法?”
“可不是麼,以前我也不知道。”胡文接了茶壺自己倒了茶,吃了兩口道,“沒事兒,你放寬心,我聽姑祖母說,這頭一胎,提早的也有,晚幾天的也有,當初嬸子生表妹時就足晚了半個月。聽表妹的口氣,我覺著咱們這孩子以後定是有大造化的。”
三姑娘笑,“我也盼著呢。”又問他重陽禮的事兒,怎麼沒吃飯。
胡文道,“你在家,我也不放心,吃飯什麼時候不成。等你生了,咱們天天過去吃,姑祖母才高興呢。”
小夫妻兩個略說會兒話,三姑娘便道,“去老太太那裡坐一坐吧,跟老太太說一說,也叫老太太放心。”
胡文便去了祖母屋裡,把重陽禮連帶何子衿說的話又說了一遍,胡文便又是另一種說法兒,怕祖母擔心,他信心百倍的,“何家表妹說了,這孩子想是不凡的,時辰不到,斷不能降生。祖母也別急,就這幾天的事兒了。”
胡姑媽道,“你怎麼沒叫何姑娘給算個準確時辰,也叫你祖母安心呢?”
胡文道,“何家表妹的卦雖靈,可不是隨便能算的,一月只三卦。”
“這麼麻煩啊,我還說想請何姑娘給我算一卦的。”
胡文掛心媳婦生產的事,就沒與胡姑媽閒扯,略說幾句話就回跟媳婦用午飯去了,走前還道,“何表妹給我帶回兩樣冷盤,一會兒我著人送來,祖母也嚐嚐,她手藝一向不錯。”
胡老太太笑,“留著給你媳婦吃吧。”
“有她的。”胡文見丫環已開始擺飯,便下去了。
胡老太太問大丫環,“鴿子湯給四少奶奶送過去沒?”
大丫環笑,“老太太就放心吧,已經打發人送過去了。”
胡老太太笑著點點頭,胡姑媽向來是同母親一道用飯,連帶著閨女還有胡家未嫁的三姑娘、四姑娘,中午都是在老太太這兒用。
待飯擺好,胡老太太還問,“哪個菜是何家丫頭做的?”
丫環特意擺到前頭的,一樣木耳拌蝦仁,一樣涼拌藕片,胡老太太笑,“都是時令菜。”
胡姑媽連忙道,“娘,你這個年歲,可不敢吃涼的。”
“我就嚐嚐。”自從三姑娘嫁到胡家,何家論財力實在比不過胡家其他媳婦,就時常給三姑娘弄吃的帶去,搞得胡家人議論紛紛,說何家之所以不能致富搞不好就是給吃窮的,實在太會燒菜了。啥菜給他家一燒,味兒就格外好。孃家送了菜來,三姑娘當然不會忘了孝敬太婆婆一份,胡老太太還真就吃得挺開心。
木耳拌蝦仁,東西挺尋常,就是山裡採來的黑木耳,用溫水發開,蝦仁就是河蝦氽燙剝殼,兩種食材用秋油、香醋、香油一拌,爽滑可口,胡老太太道,“何姑娘的手藝,在咱們縣也是一等一。”
胡老太太這話,三姑娘深為贊同,三姑娘道,“你猜子衿妹妹中午吃什麼?”
“吃什麼?”胡文給媳婦盛碗鴿子湯,三姑娘道,“肯定是吃蒸螃蟹,下午吃炒螃蟹,明早是蟹黃湯包。”重陽禮特意叫丈夫帶兩簍螃蟹過去,就是知道家裡人都愛吃螃蟹。可惜她懷著孩子,不敢吃性寒的東西。
胡文聽出媳婦話裡的怨念,笑道,“等明年,咱天天吃螃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