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第3/4 頁)
好在,姚節不是太子,他爹也不是皇帝; 他爹只是個小小的兵部主事,官職不高,卻是正經肥差。但,這也是親爹啊!
反正; 何家將心比心,是辦不出這等事來的。
所以,姚家人在何家也沒受到什麼特別的款待。
來的是姚節的二叔,當然,管事奴僕的沒少帶。姚二叔是攜重禮而來的,這事兒,叫誰家來也不好空著手的,孩子離家出走好幾年,多得人家照應,怎麼感謝都不為過。但,雖姚家這禮物頗為豐厚,便是向來有些貪財的何老孃也對姚家意見不小,還問姚二叔,“二老爺如何來了?”
姚二叔一身狐皮大氅,三十幾歲的年紀,眉目間帶著幾分硬挺俊朗,自相貌而言,姚節與這位姚二叔還真有幾分相像。姚二叔道,“家裡長兄思念阿節,尤其我那老母,年事已高,日日想著盼著,竟思念成疾。長兄朝中有差使,實在離不得,遂著我過來,給阿節送些東西,也看他現下可好。”
“行啦,要是不好,你們也不會來不是?說這些花頭話做甚!”何老孃一句話說的姚二叔臉上很是不自在,何老孃道,“我也不怕你們不愛聽,就實說了。阿節出來這好幾年,他們不是不知道他在這兒,如何就不聞不問?娘雖是後的,爹可是親的,你那大哥,啥人哪。這可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了!”
姚二叔大驚,顧不得何老孃的刻薄,連聲問,“老太太說什麼,阿節來北昌府前給家裡留了書?”
“可不是?他這般大了,就是與家裡賭氣離家,也沒有不留書信的道理。”何老孃懷疑的小眼神兒瞟著一幅震驚模樣的姚二叔道,“你不會說沒見著留書吧?”怎麼事情不似她老人家所想那般哪!
姚二叔聞留書之事本就震驚非常,再遭遇何老孃不信任的小眼神兒,真真是氣苦的緊,道,“看老太太說的,倘家裡知曉留書之事,定一早打發人來尋阿節回家去了。阿節雖是繼母,可我大哥一向疼惜於他,就是我娘這些年,因著他無音無信,病了好幾場,平日裡都不能提阿節,只要一提起,老人家都要落幾場淚的。要是當初他留下書信,何至於此。”
何老孃看姚二叔的模樣不似做假,道,“這可奇了,有沒有留書,阿節不至於跟我們說謊話吧。”
沈氏也說,“當初阿節隨我們家阿冽來北昌府,我就是擔心他是賭一時之氣偷偷跑出來叫你家著急,還細問過他,他分明與我說將書信放在他父親書房了。倘非如此,我也是為人父母的,早打發人給你家送信了。”
姚二叔受他哥請託過來幫著尋兒子,對侄子的事自然也做過打聽,知道侄子與何家長子交好,見何家婆媳都不似不講理之人,而且,人家也不至於為這種事說謊來著。他能行遠路過來看侄子,就是個穩妥可靠之人,姚二叔正色道,“此事我大哥全然不知!”又起身,“謝過老太太、太太相告,待我見了阿節定會細問於他。”
沈氏道,“你們倘不知阿節留書,如何尋到我家的?”何家就是何冽同姚節有交情,何家與姚家一向無甚關聯,故而,沈氏有話也就直說了。
姚二叔嘆道,“倘不是北靖關紀大將軍的軍報,阿節亦在有戰功之列,我大哥還以為在朝聽錯了呢。後來去吏部打聽才曉得就是阿節,這孩子,就在北靖關,我大哥知此事又是生氣又是傷感,家裡尋他三四年沒個音訊,哪裡料得他就跑北靖關來了。我大哥原想親自過來,偏他衙門事忙,脫不開身,我就說,乾脆我過來吧。當初阿節離家出走,我幫著大哥一道尋過他許久,知道離家前幾天招待過朋友,後來問詢小廝,知道是您家公子。我家在北靖關一向沒什麼關係的,他偏生在這裡,我就想著,先來您府裡打聽一二。來之前,我去了沈翰林家中,方知曉您家住址。”
沈氏感慨,“這可真是陰差陽錯。”
姚二叔起身正色謝過,道,“阿節這些年,蒙貴府照顧了。”幸而來前多給何家備了禮,不然,就太失禮了。
“二老爺何需多禮,阿節與我家阿冽一向要好,阿節這孩子,自己也爭氣,吃得下辛苦,如今掙得前程,也是他自己的本領。”沈氏並不居功。
姚二叔面有愧色,“到底是家裡紕漏,讓這孩子吃了這些苦頭。”
何老孃道,“真是,這是長子長孫,要是有個好歹,地下怎麼見祖宗?”何老孃上了年紀,一向看重這個。就說三個孫子吧,她老人家都喜歡,但最看重的必是長孫阿冽。
姚二叔給何老孃說的都不曉得要說什麼了,沈氏圓場道,“如今有什麼誤會,同阿節說清楚,也就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