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第3/4 頁)
給閨女抹去鼻尖兒的小汗珠,也不禁笑了起來。
就此道場之後,阿念終生未再提及生父生母半句。
好吧,子衿姐姐也不想再提自己公婆之事,死都死了,燒幾柱香儘儘心就是,至於他們本身的事蹟,完全不必後人知曉。
子衿姐姐繼續自己的女學招生工作。
原是約了周太太見面,因有了凌娘娘殉葬之事,只得推遲到了今日。何子衿笑道,“先時相約,奈何家中突然有事,以至今日方與太太相見。”
周太太是位年約四旬的青裙女子,一身青裙,通身並無金珠玉寶之物,只是髮間一支玉色尋常的翠玉簪子,但其人收拾的極為清爽,相貌間猶可見年輕時的清秀,聞此言微微一笑道,“可見,我與太太的緣法在今日。”
何子衿並未先說女學之事,而是與周太太說起北昌府的風景人情以至於歷史淵源來。周太太是知曉何子衿要辦女學的,她既是想聘女先生,還提前做了些準備。她以往也曾受聘於大戶人家,女誡什麼的,也是教過的。不想這位同知太太並不問教習之事,反是說起北昌府來。周太太自幼在北昌府長大,於此地自然熟悉,再加上她通曉詩書,對於北昌府的歷史也知之頗深。
何子衿本也是個愛觀書讀遊記之人,來北昌府這好幾年了,說起北昌府的歷史典故來,倒是頗能同周太太說到一處去。周太太笑道,“北昌府雖地處邊關,氣侯苦寒,農人播種,只得一季,不比江南一年可收兩季稻穀。不過,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不瞞您,我少時還曾與家父隨著商隊去過北涼,也曾與家父下過江南,後來成親嫁人,便再未出過北昌府了。”
周太太的事情,何子衿也打聽過一些,她青年喪夫後並未再嫁,一直倚著孃家生活,這年頭,女人靠著孃家也不是太容易。周太太母親周家老太太活著時,周太太在孃家尚可,後來,周老太太過逝,周太太便自孃家搬了出來,受聘於大戶人家做過幾年教習。
何子衿就又問了些周太太對於女學的看法,周太太道,“不瞞您,家兄與我說您欲辦女學之事。我在家也想過一些,人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說到底,不說大戶人家,便是平民百姓,女孩子倘能識得幾個字,說親時也能加重些身份。才德才德,世間對女子要求,以德為先,可能與德相提並論的,唯才而已。今女人不必與男子那般學得文武藝,授與帝王家,女學依我所見,能教女孩子一個明白,便是功德。”
何子衿與周太太一直說了半日,中午留周太太用過飯,與周太太道,“我託令兄幫我設計書院的圖樣,太太有空,可代我先看一看,倘哪裡有需改進之處,只管過來與我說。”
周太太笑道,“必不負您所託。”
何子衿命丸子捧上一個匣子,與周太太道,“書院雖還在準備,既已談妥,這是三月月銀,還請收下。”
周太太並未接這月銀,道,“我既受聘於女學,自當是從上課之日起方好算月銀的。”
何子衿笑道,“我看太太是個爽快人,我家裡事務頗忙,書院建造,怕是沒有太多時間盯著,這本就是咱們的書院,也還想請太太當個監工,把一把書院修造的程序。再者,如今雖還未開始授課,也需準備教材教案,一時需花費時間精力。您只管收著,收了月銀,以後便稱周先生了。”
周太太笑,“如此,便不與山長客氣了。”既已受聘,彼此都改了稱呼。
先定下了周太太,不,周先生,何子衿又去了朝雲師傅那裡一趟。
朝雲師傅笑道,“唉喲,何山長大駕光臨。”
何子衿笑道,“師傅莫打趣我。”
聞道親自端來茶,笑道,“哪裡是打趣,山長請吃茶。”
何子衿雙手接了茶,道,“我這要辦女學的事,不會滿城人都曉得了吧?”
“不至於。”聞道笑,“也就是半城人知道吧。”
何子衿既然敢辦女學,就不怕人笑,何子衿一本正經,“自來傳道解惑,都是功德。我這辦女學,也是為了開闢矇昧,弘揚大道。”
聞道笑,“每回聽師妹說話,我都想改口叫你師姐。”
“你要願意改口,我也不嫌老。”何子衿就同她師父師兄的說起她那女學的事兒來,怎麼買地皮,建書院,請先生,還有何子衿準備要開的課程,以及,何子衿道,“師傅你比我有見識,依你看,我這書院可有什麼要改進的沒有?”
朝雲師傅老神在在,“要改進的沒有,只是還差點兒什麼?”
“差什麼?”何子衿連忙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