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第3/4 頁)
將軍雖是坐在榻間,依舊是身姿筆挺,道,“何家實在沒有聯姻的理由,卻聯姻了。江家這裡,餘家反而也未曾太過親近。”
紀夫人道,“要依你的意思,那就是餘家對江家必然要處在一個,想親近,卻又不能過度親近的位置。故而,餘家不聯姻江家,而是聯姻與江家關係極為親密的何家。”
紀大將軍突然道,“當初太宗皇帝晚年,立先帝為太子後,聽聞太宗皇帝忌諱謝太后母族為輔聖一脈,無番猶豫太子妃之事。當時,有一種說法就是,太宗皇帝遇到親家母,說是親家母當年還進過宮,太宗皇帝極喜她人品……”
紀大將軍這八卦還沒說完,就被紀夫人直起身子斥了去,“胡說八道,咱家與江家相交多年,親家母什麼樣的人品,我還是曉得的。”
“你聽我說啊,我並非那個意思。”紀大將軍忙遞了盞茶過去安無妻子,道,“你忘了,當初你隨我去帝都述職,還見過江親家他們呢。那會兒他倆年紀尚小,就好的跟什麼似的,自然不會有那事。可親家母有兩個瓔珞,一個是當初還是皇子妃的謝太后所賜,另一個是太宗皇帝生母胡貴太妃所賜。我想著,當初親家母曾進宮之事,不一定是空穴來風。只是有一點我想不通,如果說當初親家母於謝太后有益,偏生先帝在位時,江親家官運平平,待得今上登基,江親家官運順遂非常。”
紀夫人道,“會不會是今上繼位,太后娘娘說的話,今上不敢不聽。”
“那不能。先帝臨終都要為太后除去今上生母,先帝對太后的情分,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紀夫人望向丈夫,“那事情就不是因親家母的緣故。”而後,紀夫人輕聲道,“相對於親家母這樣父母雙全,身家清白之人。江親家無父無母,身上不解之處,豈不更多?”
紀大將軍冷峻的臉上不由浮現一絲凝重。
阿念去帝都之事,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知道的,且身居高位的,都各有自己的一番解讀。
北靖關如此,帝都城,更是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贈小劇場一個:
誰是本文的開腦洞小能手?
答曰:子衿姐姐~
☆、第449章 帝都風雲之一
第449章
北靖關到帝都; 正常一個月的行程; 被阿念一行人日夜兼程半月即趕到了帝都城。
這座巍巍皇城,十幾年再來,阿念有種不自覺的時光恍惚感。
留給阿念恍惚感慨的時間不多,即是陛下秘旨特召,阿念就得直接隨這些侍衛入宮覲見。到帝都的時間是上午; 阿念得以陛見已是在下午了,好在; 宮中對於等待陛見的人都有一份午餐; 阿念還不至於餓著肚子等。
阿念初時是以為皇帝陛下事務煩忙,他排號排到下午陛見; 但; 待到陛下寢宮; 那濃重藥香讓阿念行過大禮後不禁抬頭往御座上望了一眼,那一眼讓阿念瞬間明白; 陛下怕是到現在方能勉力支撐見他。
以往阿念都覺著,對陛下這種不能訴諸於外的血緣親人; 委實淡薄的可以; 他以往就是將陛下視為陛下; 並無兄弟之情。可如今; 見御榻之上男子消瘦病容; 竟已到病骨支離的地步,阿念先是震驚,繼而心中竟驀然湧出巨大酸楚。這種酸楚竟令一向自制力出眾的阿念難以自抑; 頃刻間覆頂而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兄長不必如此傷感,我也只是較常人先走一步罷了。”
這虛弱而平靜的聲音似是喚起阿唸的理性,阿念驚覺時已是淚意難抑,眼中滾下淚來,只是,他也明白,不要說在陛下面前落淚合不合適,哪怕對著病人,這樣落淚也會引得病人傷感。阿念側頭拭去眼淚,輕聲道,“臣失儀了。”
“坐。”陛下指了指御榻畔的一張繡凳,待阿念過去坐了,方察覺陛下眼中亦似有微微溼意,顯然,這位陛下雖年紀較阿念略小几歲,但論及情緒的控制,是遠勝於阿唸的。
阿念輕輕別開臉,低聲道,“我一直以為,陛下很好。”
有些人,你也許一生一世不願相見,但依舊是盼著他能好的。
陛下對於阿念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不同於陛下有著皇室這些血親,阿唸的血親,除卻兒女,也唯有這麼一位同母兄弟罷了。
皇帝陛下這一生,聽過無數好話,但唯獨這樣一句“我一直以為,陛下很好”,不禁讓陛下動情。陛下輕嘆,“我這一生,生於王府,長於錦繡,後更是坐享萬里江山,雖與生母緣淺,也不算不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